遙望著江面,趙佶沒有出手,任由手下人干活。
元江遺寶,乃前古真仙廣成子遺留。
原藏崆峒山腹,共有七層封鎖。寶物尚在其次,最寶貴最難得的,是廣成子余存的數十粒丹藥,每服一粒,足可抵得千百年吐納修煉之功。
漢前歷代仙人為取此寶,不知費了多少心血,想盡方法,終無所得。因那封山仙法神妙,因人而施,如是真正玄門清修之士,往取雖然得不到手,不過徒費辛勞,尚不至于受什么傷害;如是左道旁門之士,不但寶物得不到手,稍微犯險深入,引動禁法妙用,輕則受傷,重則送命。
事隔數千年,終無一人有此仙緣法力。
直到漢時,綠毛真人劉根聯合許多正教同道,苦煉五火,燒山八十一日,居然破了封山靈符,眼看將有成功之望,不料仙法重重,山腹金門雖被攻開,藏寶的金船金盆上面,早經廣成子算知未來,另設有許多仙法妙用。
同時開山以后,異香大作,遠近精怪何止萬千,聞到古洞異香,知道山腹寶庫已被人攻開,齊來搶奪,聲勢浩大,甚是驚人。
那綠毛真人劉根雖仗眾仙法力高強,將精怪誅戮驅走,可是那藏寶的金船金盆已從洞內飛了出去。眾仙迫攔不及,僅各在洞中黃帝向廣成子問道的丹室內尋到幾件寶物,雖沒有金船藏珍神妙,也非平常道家煉的法寶、飛劍所能比擬了。
由此這前古金門寶藏便落在元江水眼之中,日久年深,竟被地肺真磁之氣吸住。因是仙法奧妙,那金船金盆不是全仗道家法術所能攝起,更因地肺中元磁真氣厲害,凡是五金煉成的法寶,微一挨近,便被吸住,永遠沉淪地底,不能再得。
那崆峒金門至寶為數眾多,藏寶金盆金船有廣成子仙法妙用,又在水眼深處,取時費事費時。想取此寶,第一須要深悉此中奧妙,第二要有大仙福仙緣和高深的道行法力。
此外尚須一個修煉千年、亙古難逢的異類神物相助,等船身露出水面,便即吸住,方可施為。般般遇合,均須齊巧,缺一不可。
此金船輕重不定,不可思議。即便沒有那地肺真磁吸附,全部出水,沒有了浮力,立即重逾山岳,有數十萬斤之重。
其實真的不重!
而寶庫封禁卻是無比微妙,開取極難,步驟略亂,前功盡棄。
在蜀山修行者看來,只有由那千年神物金蛛,將船略為吸出水面,取寶的人再飛身上船,仗著法力一層層破去封鎖,將所有寶物一齊取出。為防神物氣力不濟,還必須先備有萬斤合它脾胃的七禽毒果,連同大量谷麥,均勻倒向水面,使它順著江水吸入腹內,補益它的元氣,始能持久。
而且,那金船本為鎮山川的至寶,所有寶物取出后,需任其自沉,依舊鎮壓地火。
否則,地火噴涌,造成大禍,誰也擔不了這等因果。
可惜,大宋取寶從來都是一網打盡,地火噴涌的話,用真水織就的大網配合神泥等寶物覆蓋,再施展神通填補便是,何必用寶物去鎮壓,浪費資源。
趙佶一點不在意江中取寶能不能成功,也不在意取走廣成金船后地火的噴涌,對于神朝而言,這都不是難度。
真正的難度,是破譯廣成子在寶物上下的禁制。
雖然已經有了九天元陽尺,并且有了深入的研究,但要徹底破譯還是要花點時間和氣運。
神念進入鴻蒙空間,趙佶一掐真符,祭出九天元陽尺,升起九朵金花一道紫氣,手掌一擒,便將拿到紫氣拘在掌中,深入探索,解秘廣成子的煉器之道。
……
就在大宋神朝在元江上用龍門吊拖拽江底金船的同時,滇云一隅,南疆苗疆的幾個老怪聚集在了云南長狄洞中。
大宋硬剛了神尼芬陀,大獲全勝,消息已經在暗中傳開。
云南長狄洞哈哈老祖得門下曉月禪師匯報,言大宋種種行為,立刻傳書南疆苗疆的老怪,齊聚長狄洞商討對敵之策!
座中,有南疆紅發老祖、魔教南派開山祖師綠袍老祖、云南百蠻山赤身洞五毒天王列霸多、洞玄仙婆……
峨眉遠在蜀中,他們的洞府、勢力要么在滇云,要么在貴州,近得很!
商議了一番怎么抵御大宋的軍隊,商討來、商討去,左右也不過是廝殺一場罷了!
哈哈老祖苦笑著搖搖頭,個個都以為能耐大得很,目中無人,絲毫不懼那大宋。再說,即便打不過,大不了逃唄。
但,他哈哈老祖坐困于長狄洞已經十數年,最近心煩意燥,道心不穩,自感有大劫將至,走又難走,可怎么去抵擋那神朝來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