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蒙禪師涅槃飛升了?
意料之外,卻也是情理之中。
峨眉與大宋之爭,與他天蒙真的沒有什么關系,何必參合其中,徒惹因果。
沒有人是傻子,也沒有人愿意去當棋子……
‘可惜,我已經身在局中,也還沒有達到飛升的程度!與那大宋一戰,不管成敗如何,必沾染無數因果,此生想要得道,卻是難了啊!’
佛門好幾人心中猛然跳出相似的念頭。
白眉和尚,一直與峨眉是利益的共同體,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芬陀,很不幸參與進了大宋滅吳三桂一戰。其他,諸如優曇、瑛姆,門下弟子與峨眉牽扯甚深,比如黃山餐霞大師、玉羅剎玉清大師、妙一之女齊霞兒,哪里能夠置身事外。
“掌門,天蒙禪師既然已經涅槃,我等還是按照計劃行事吧!”
玄真子立刻果斷的說道。
若是再拖延下去,誰知道是不是還有人要變卦。
若是佛門不助峨眉,那此戰根本就沒有打下去的必要了,收拾收拾舉派遷去海外吧。
當日在東海上,與那一具分身都斗的無比艱難,若是大宋神朝舉朝來攻,如何是對手。
齊漱溟那雙星眸透出冷漠的神光,說道:“那大宋不僅要一統凡間王朝,更要整個修行界成為他手中的棋子。神朝,道君皇帝,何其大的胃口……若是待他一統九州,奪得神州氣運,哪里還有我等修行人的一絲安寧!”
眾人一陣默然,在長眉老祖的手里,峨眉幾乎一統九州玄門,諸如武當、昆侖、五臺,都不過是小角色。
縱然長眉飛升,也將未來峨眉大興安排的妥妥的,眼看峨眉就要開府,一統宇內,誰能想到,竟然有如今尷尬一天的到來。
……
武當派。
執掌道統的,叫做半邊老尼,早先在昆侖派中是首屈一指的人物。
前些年武當派的掌教心明神尼因為不久圓寂,自己兩個得意弟子,一個名叫伍秋雯的誤入歧途遭了兵解,一個名叫蘇玉衡的又嫁了人,余下門人雖多,俱都傳不得衣缽。
想起當初頭代教祖張三豐成道時,沒有指定何人繼承道統,以致后來武當門下各收各的徒弟,各有各的教規,各不相下,濫收男女門人,縱容他們為惡,當師長的還加護庇。
本是一家,卻分成許多門戶,勢同水火,日久每況愈下,竟互相仇殺起來。
心明神尼和師弟靈靈子見照此下去,不但鬧得太不成活,將來武當派還有滅亡之虞。兩人商議一番之后,知道各長老同門間結怨已深,非一時可以了卻。
恰遇教祖顯靈,在石室底層覓到一部煉魔劍訣,兩人合力躲到貴州黔靈山,煉成了九柄太乙分光劍。
然后將同門五長老約到武當聚會,就在教祖法座前痛陳利害,以及縱容門下為惡之不當。內有一個比較正派的,首先在教祖牌位前認了過錯,情愿帶了門下避居北海,懺悔三十年。
五長老中還有兩人,一個是林莽,一個是魔臉子李琴生,這兩人不但不聽勸誡,反和靈靈子翻臉,動起手來。
那一次武當清理門戶,大開殺戒,林、李二人同他們門下許多敗類,全都死在九柄太乙分光劍下。
雖說那三個長老犯了清規,咎有應得,到底還怨師長不能先事防范之過。
鑒于前車,想來想去,只得把生平之交好友半邊老尼請來,商量了好些日子。最后在教祖座前請了靈卜,由半邊老尼拜靈位認了師叔,作為是自己的師弟,當著靈靈子,將本門衣缽連那煉魔劍訣一齊交付。
并且教眾弟子全拜在半邊老尼門下,將來半邊老尼再在眾門人當中看準有出息,再命他來承繼。
這雖是恐防道統廢墜的權宜之策,誰知卻引起了昆侖本派幾個長老的反感。
頭一個游龍子韋少少先不愿意,說半邊老尼有違教規,在南川金佛寺請鐘先生、天池上人、知非禪師同昆侖派許多名宿,將半邊老尼喚來當面責難。
昆侖派雖然有鐘先生、天池上人、知非禪師三人以師兄地位管領全派,不似武當派群龍無首,到底三人俱不是師長地位,平素各人都知自愛,虔奉教規,還能互相尊重。
一旦出了過錯,再加上舉發人韋少少與半邊老尼本有嫌隙,如何肯服。
半邊老尼脾氣古怪,見諸長老紛紛責難,大半說她不該覬覦旁門一部煉魔劍訣,忘師背祖。半邊老尼當著幾輩同門,忍耐不住,對眾宣稱暫行脫離昆侖一甲子,將來再看她的心跡,此時不愿和眾同門為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