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將自己會的貼經(填空)給寫了出來,
詩賦部分則簡單的多了,畢竟自己已經寫過好幾篇了,很順利的寫了出來,用的自然也是千古名句。
策問題
秦壽則是盡量慢著點寫,雖然自己練了很長時間的書法,但在這個時代,真的不占優勢。
字體也沒的選,唯有楷書。
考場上除了答卷的聲音,再無二音。
.......
不知道過了多久,主考官們都昏昏欲睡。
考場之外來了幾個人,唐儉瞇著的眼睛,猛然睜大,連忙跑上前去,見禮道:
“臣參加陛下!”
“國舅!”
“魏大人!”
李世民擺手讓唐儉起身,沒有理會他,而是隨意的和長孫無忌、魏征說著:
“輔機,只要秦壽考中,朕就讓他入朝為官,你以為如何?”
長孫無忌笑著說道:“陛下,讓他來我么吏部如何?”
李世民白了他一眼,“為何是吏部啊?”
“......”長孫無忌連忙低頭。
半晌,魏征道:“陛下,要不要進去看看?”
李世民搖頭:“算了,等他們考完再說吧!萬一驚擾了考生,朕良心難啊!”
“唐儉,可有個叫秦壽的學子啊?”
“這......”唐儉有些懵逼
這么多學子,自己怎么記得清楚?
“臣......”唐儉擦了擦頭上的汗,說不出半句話。
“算了,等考完,一切就都知道了!”
李世民笑著走了,但是他走的時候卻是用余光看了眾學子一眼,似乎是尋找什么。
唐儉則是看著眾多學子,眼神異樣的看來看去,陛下這是找誰呢?
難道有貴人在內?
......
唐初的進士科考試遠沒有明清時期的進士科考試的時間長
答卷的時間過的很快
而秦壽也早早的將自己會的題目全都寫完,特別是策問題,秦壽感覺自己的腦筋都超負荷運轉了。
因為這些問題問的實在太實際了。
他終于明白,無論什么時候都不能小瞧古人的智慧。
好在自己當初高考的時候就擅長寫議論文,寫起來這些倒也算是有點基礎
于是.....
他表沒跟你自己的觀點、立場、態度
然后依次擺明字記得論點、論據、論證,
然后以嚴密的論據來證明論點,期間引經據典,更是用了很多確鑿的數據,以及一些史實來佐證自己的觀點。
終于
終考的鐘聲奏響,所有人都不準再動筆,否則以作弊論處。
然后有專人將考卷收走
緊接著,所有的考生離場
秦壽看著依然站著的主考官和軍士們不禁恍惚,真的挺像那么回事。
而秦壽不知道的是,
等所有的試卷收上來之后,
主考官和眾軍士做的第一件事竟然是糊名.......,秦壽要是看到的話,真不知道該怎么想?
......
糊名、謄錄之后
考卷全被封存,而謄錄出來的考卷則被送到了太極殿,此地被李世民御封為審考官之處。
而原本應該是禮部。
“這份考卷簡直牛頭不對馬嘴......“
“這份貼經還可以,詩賦簡直沒法看。”
“這份詩賦倒是極好,奈何策問太差勁!”
不斷的有考卷被直接扔到了地上,而被扔在地上的代表是被判了“死刑”。
“嗯......貼經、詩賦都很不錯,策問少有瑕疵,可暫時留存。”
“這份......”
大殿之上,改卷的聲音不斷的響起。
因為是糊名、謄錄之后的考卷,所以沒有人可以看到考生的信息,所以算是公正公平。
而李世民在一旁不斷的看著他們。
眉頭不是緊蹙,似有所憂。
突然有人喊道:“大家快來看看這篇.......簡直天縱之才,冠絕古今啊!”
“你們看這詩賦,再看著策問.......”
一位官員為了上來,驚呼道:“這名字好!”
“為大唐崛起而讀書,為國家富強安寧而奮斗不息!”
而策問的最后一篇正是:士子為何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