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壽兒,你覺得皇子之中誰可堪大任?”
李世民一邊說著話,一邊輕輕的喝著碗里的湯,眼神卻灼灼的盯著秦壽,目光明滅。
此刻
武媚恰巧端著東西走到門口,聞言不由打了一個激靈,豁然停下了腳步。
秦壽撓頭,“陛下,這事兒您別問我啊!”
“臣如今不過是個司功參軍,何況還不曾上任,哪里敢議論這種大事?”
“無妨嘛,這就是私下里問問你,你隨意說說就行!”李世民笑著拍了秦壽一下。
“如今承乾獲罪被流放嶺南,朕心如刀割,岑文本、劉洎等大臣這些時日屢上奏疏,說太子之位久懸不立對大唐無益。”
“朕已經問過其他大臣的意見,今日正好聽聽你的意見。”
隨意說說?
秦壽連連搖頭。
說的好聽,真的以為自己不明白?
越是私下里說的話,越是不能瞎說,這時候答應自己的事兒越是不算數。
李世民瞇了瞇眼睛,語氣變了一下,又說道:“朕和你交個底,朕想從泰兒,治兒、恪兒,三人之中選,你以為如何?”
“泰兒博學、聰慧,治兒寬厚仁慈,恪兒充滿銳氣和當年的朕很像.......”
李世民說著,嘆了一口氣,轉頭看向秦壽。
“......”秦壽無語。
我去,這事兒你看我干嘛?
真不想搭理你們家這破事兒!
可皇帝就這么直愣愣的看著自己,秦壽最終只能硬著頭皮說道:“岳父,以臣想來,魏王、晉王、吳王品行自然是沒說的,但臣以為人好不一定就能當大唐的儲君。”
秦壽說道這里頓了一下,看了一眼李世民,見李世民示意繼續,他才繼續說道:“臣斗膽問下陛下,至于國事治理,誰最好?”
嗯?
李世民先是一愣,隨即一下子笑了,“你這不是在說笑嘛!他們現在不過是皇子,如何讓他們處理國事?難道朕把位子讓出來?”
可看著秦壽不像是開玩笑的樣子,他眉頭不禁慢慢的皺了起來,“壽兒,你......這是認真的?”
秦壽無奈點頭,“陛下,臣有個想法,我也就是這么一說,您也就是這么一聽。”
“不管您覺得對不對,您都別追究我的責任。”
李世民白了他一眼,擺手道:“說吧!”
秦壽腦海之中快速過了一遍,想著怎么講能更好的讓岳父明白。
“陛下,臣曾經聽說過一種方法,叫輪值制度。”
李世民聞言面色微變,
秦壽卻繼續說道:“陛下可以坐鎮,然后有選擇的將一些國事,交給幾位皇子來處理,這樣他們能更多的著眼于整個大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考慮全局利益。”
“這樣的好處是,他們可以在一些日常事物,還要考慮一些戰略、決策能力,這樣不僅能看出他們的能力,還能讓幾個皇子在國事之上可以得到極大的鍛煉......”
輪值?
李世民咂舌不已。
眼神灼灼的看著秦壽,腦中快速的想著這件事。
想了片刻,心中長嘆!
還別說,這不失為一個好方法。
李世民眉頭舒展了一些,又問道:“那......這個輪值期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