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珪的瞳孔放大,渾身的血液轟然擠壓進心臟,四肢變得冰涼,沒有知覺。
隨性的世家高門的人也全都變了顏色。
李世民幽幽的說道:“秦壽曾說過一句話: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圣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朕聽后心中驚嘆至今,豁然這才是真正的繼承孔孟等以往的圣人不傳的學問,所為天下后世開辟永久太平的基業。”
“而你們呢?你們心中想的從來都是讓你們的家族,旺盛永昌。”
“天下百姓,江山社稷、君主在你們眼里皆為輕!”
語調越來越冷,聲音也越來越大,在甘露殿內震蕩,讓在場的所有人脊背發寒,心頭震顫。
李世民說完這些話,長長的出了一口氣,然后對著王珪說道:“你可還有話說?”
這話森冷異常。
還有話說?
一些熟悉的臣子,看到眼前這一幕,身形顫動。
因為陛下之后準本殺人的時候,才會問這話,比如廢太子承乾造反時,漢王李元昌、駙馬都尉杜荷、陳國公侯君集等人,陛下也曾這么問。
王珪也是猛然抬頭,眼睛通紅的看向李世民,正好迎上李世民散發著殺機凌冽的目光。
“陛下,您這是早就設計好的?”
李世民咬了咬牙,厲聲說道:“設計?朕會設局讓你們資敵?”
一個王氏家族的官員站了出來,傲然說道:“陛下,靠一封書信,也說明不了什么問題,畢竟筆跡也是可以模仿的,做不得數!”
到了現在,他們依然不認!
幾個世家的官員,此時真的就如后世的死豬一樣,豁出去了那臉,就不承認,你李唐皇室又能如何?
以往一個個講究經學傳家、重視禮儀的飽學之士,今日撕下面皮之后,嘴臉異常的無恥和令人作嘔。
在他們看來,李氏皇族不過是個暴發戶,不敢把他們怎么樣。
而且大唐建國不過二十年,國家還為安定,百姓還未安居樂業,朝廷依然要靠著他們世家高門來穩定朝局,還得利用崔民干、鄭善果、崔敦禮等各大世家高門的人的威望控制山東地區(不是今天的山東,而是黃河中下游)。
在經學方面,五姓七望等士族也以一貫正統來自居,對于禮制典章的鉆研遠超各大家族,文化素養和底蘊更是讓寒門和其他家族望而生畏,在朝堂各個位置無人可撼動。而且這種影響不僅僅局限于山東地區,更是擴大到了全國。
就連大唐的很多制度和利益的制定,都得依賴他們世家高門。
王珪此時的面容也漸漸平復,目光閃爍,咬著牙說道:“陛下,這書信臣確實不知!”
幾個王氏的官員也附和道:“請陛下明察!”
“陛下不可聽信佞臣之言.......”
就是這么橫!
即便證據擺到了他們面前,卻依然這么蠻橫無理。
甘露殿之內氣氛凝結。
半晌,李世民豁然起身,好......”
一個字,卻連聲說了好幾遍。
此刻,他被世家高門的態度氣的情緒都失控了。
“簡直.......”
幾個世家高門的人本來還想說什么,看到李世民的狀態,心頭一樣,突然有種不祥的預感。
王珪站出來說道:“陛下,臣已年邁,請辭朝中職位。”
他不相信李唐皇室敢把他怎么樣,最多也就是罷官,索性自己直接提出來。
在王珪心里,有著天然的優越感,李唐皇室才多少年,太原王氏的族譜從戰國開始便已經名揚天下,如十八世孫王翦,燕、趙、楚三國皆為其所滅,秦始皇尊王翦為師,其子王賁(ben),其孫王離,祖孫三人皆為秦國名將。
“瑯琊王氏”也是出自他們太原王氏,隋以前,太原王氏為諸世族之首,東晉滿朝官員更是七成出自王氏,沒有任何一家能與王氏相提并論,有俗語:王氏與司馬共天下。
便是如今,王氏依然是五姓七望中的翹楚,朝中三省六部到地方官員,王氏一族的人何止千人?
可惜
李世民本來心頭正壓著火,因為他也知道世家高門對于大唐的影響太大,不是想舉起屠刀就可以舉起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