皆因自性天真,永不入他門戶。
“修橋補路隨緣,身作山河國土……”黃依蓉歪頭看著,一邊讀了出來給父母聽。
“這才是真正祈福的詩嘛。”聽完之后,黃大叔說道,“風調雨順,日日歌舞寓意太好了。而且,里面好像還有神靈。估計附近的神靈看到這首詩,都會愛不釋手,保佑我們。”
“就用這首詩,我家蓉兒根本不用擔心嫁不出去,所以沒必要寫夸贊女兒的在上面。”大娘也跟著說道。
“真是托秦先生的福了。”大叔說道,“要是在以前,我們根本不會寫字更不用說是寫詩了,最多也只是繡幾朵花在上面。而十里八鄉的人,估計能在花燈上寫詩的也是少之又少。”
“我們家,也成了有學問的家庭了。放燈節那天晚上拿出去放飛的時候,也倍有面子。”
“誰叫我們有個好鄰居呢?”大娘說道。
“秦大哥,估計小梅已經把做花燈的材料買回來了,我去和你一起做。”黃依蓉說道。
“好啊!”秦逸凡愉快的說道。
雖然他的木工技術也是天人合一境界,但木工和做花燈又有區別。做花燈最講究的是手要巧,很多絲線的穿搭捆綁,很多薄如紙的篾片,都必須女孩小巧的手才能完成。
而且還要在花燈的蒙面上繡上各種漂亮的圖案。繡花,就不是秦逸凡擅長的領域了。
……
中州皇城。
“宣,蠻族使臣上殿。”一個公鴨般的嗓子叫了起來,聲音響徹整個皇宮大殿。
朝堂之上。太子姬天行穿著一身杏黃五爪金龍袍。金龍只有四條,比武帝少那么五條。頭戴旒冕,腰間系著金玉帶。人雖年輕,卻頗有一番至高威嚴和君臨天下的氣勢。
數十文武大臣,侍立兩旁,嚴謹肅穆。
“宣!”太子揮了揮手。
不一會兒,四位蠻族使臣,帶著若干隨從走上鋪著紅毯的大殿。一個個身穿琉璃蠻服,頭上梳數個小辮,上鑲花飾。左耳大耳墜,衣袍寬松顏色鮮艷,高鼻深目和大夏人區別明顯。
人群皆腰垮彎刀,走上大殿的時候神情十分的傲慢。四人分別是長生蠻,太陽蠻,赤龍蠻,飛鷹蠻的王族。
“太子殿下賜蠻族使臣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旁邊的大太監高聲喊道。
其中那位飛鷹蠻的王子骨力狐聽了,嘴角露出了輕蔑的笑容,他們早就帶刀上殿了,而太子居然說賜他們劍履上殿,這不是往自己臉上貼金嗎?大夏人就是一貫的虛偽。
骨力狐的母親以前是和親公主,從她那里學了不少大夏的文化。而其余幾人對夏文化了解的不多,根本就沒聽懂這句話的意思,甚至話都說不利索只懂得一些簡單的大夏語言。
人群聽了之后既不謝恩,也沒有向太子行禮的意思,眼神睥睨的打量著皇宮里面的布置。
“大膽蠻族使臣,見到了我大夏太子,竟敢不參拜?實在是無禮!”左邊走出來一位年老的大臣對幾人怒聲呵斥道。這位老臣是當朝御史,名叫司馬無衣以性情剛直著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