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事情,李世民壓根管都不想管,現在他感覺就挺好的。
米價十文一斗,對于百姓來說根本不算什么,正好能夠吃飽肚子,而且李承乾現在在招工修路,這些百姓正好到李承乾這邊來打工,賺點錢,然后去買米,可以養家糊口,這些都是一環扣一環的,李世民自然不會去阻止這些事情的。
李世民這邊沒辦法說通之后的世家們也沒有任何的辦法了。
逼宮他們是沒有辦法做出來的,因為他們手里面沒錢了,只有糧食,而且現在的糧食的價格太低了,這些百姓根本不會給他們賣命了。
如果用極端的方法逼宮的話,他們感覺自己的脖子有點涼涼的感覺。
雖說大唐的基層官員都在他們世家門閥的手中,但是這個也就是他們唯一能夠拿得出手的了,但是這些東西在李世民的面前根本不夠看的。
他們要這些官員不過就是為了方便他們的剝削,如果這些事情被李世民知道了的話,估計他們手里什么權利都沒有了。
不僅如此,這個李世民可不是善茬啊!
玄武門前的那一樁樁事情,雖然是被逼無奈,但是也證明了,他是一個狠人啊!
連同胞兄弟都能夠嚇死手的人,能不狠嘛?
這種情況之下,世家門閥根本沒有任何的辦法,只能止損。
這個止損不是他們想要止損就能夠止損的。
有些東西并不是他們想當然的。
首先世家門閥也將他們原本手里的糧食掛牌十文錢一斗賣,然而并沒有人買賬,因為他們的糧食賣相沒有秦珝的糧食好。
秦珝買的是精米,他們賣的如同糟糠一般的糧食,同樣的價格根本就沒有人買。
于是他們就開始降價賣,然而價格降到了九文錢之后,也沒有人愿意關心他們的糧食。
因為差距擺在那邊,這不是一兩文錢可以彌補的,因為差距實在是太大了。
有精米吃,誰愿意為了省那一文錢去吃糟糠呢?
再說了,將這些糟糠給剔除之后,這個米說不定還沒有精米重呢。
所以根本沒有人愿意購買。
價格一降再降,八文錢,還是沒有人買。
七文錢的時候,就有些人購買這些糧食了。
但這也只是少量的人去買。
買這些糧食的人自然不是自己的吃的,這些人都是牙行里面的管事,將這些糧食買過來是給那些奴隸吃的。
只不過這個量對于這些世家門閥的儲備量來說,還是杯水車薪。
他們的這些糧食有不少還是陳年的。
再不買出去,就不會有人買了。
發霉的糧食,就算買回去給那些奴隸吃了,萬一得了什么病死了,那牙行豈不是虧死?
所以啊,這些糧食還要降價。
六文錢的時候,已經有些百姓購買這些糧食了,其實以前一直吃的這些糧食,稍微淘洗一下,也是能夠吃的。
有些手里錢不多的百姓也就捏著鼻子認了。
然而這部分人太少了。
此時的太子招了大量的人修路,并且給這些人預支了薪資。
很多人都是依靠這些薪資購買糧食的,不僅如此,修路還管飯,餐餐有肉不說了,還特么的給錢,這就讓這些人的嘴巴挑剔了起來。
世家門閥的這些米完全就賣不動。
五文錢,四文錢。
等到米價降到了斗米四文的時候,這個時候終于有大量的人來買米了。
這些米雖然看上去不好,但是也是實打實的米,多淘幾下,還是能夠搞成精米的,并且這些米煮出來的飯和精米也沒有差別。
人累一點無所謂,主要是這個米已經可以比精米要便宜了,就是費事一點,不過這種事情對于這些苦日子過慣了的人來說,并沒有多大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