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的眼中,李恪就如同神仙一般,神仙的話,自然是正確的,這些人十分的相信的。
接下來的幾天里,李恪不斷的安排人完善鐵塔,他的閃電也越來越大,越來越強。
只不過又過了幾天,閃電不在變大變強了。
李恪也知道問題出在什么地方了。
這大壩還沒有建好,發電的電能是有限的。
他已經做到極限了,根本不能再提升了,所以他就直接不再繼續試驗了,將一切都恢復了,人們開始繼續建造大壩了。
………………
長安和洛陽之間的第一條混凝土公路正在有條不紊的建造著。
作為這項工作的第一負責人,李承乾的內心是非常的不爽的。
因為他不能夠亂搞,這中間很多的山,他不能去炸,他感覺自己沒有了用武之地。
看著一群人在那邊伴著混凝土,然后澆灌,這種事情實在是太簡單了,簡單到他都提不起任何的興趣。
看著干得一頭是勁的那些民夫,李承乾不由得陷入了沉思,這些人也太沒意思了。
李承乾感覺有點無所事事,本來他想的是,可以一路橫推過去,遇山開山,遇水搭橋,這樣子才能夠跟快的搞定這一切,結果這邊剛出門呢,就遇到了秦始皇陵。
這東西又不能炸的,換個地方,繞個路吧。
繞著繞著,就發現這個條路只能夠按照原本的官道來建了,于是李承乾就直接開始重建官道了。
這樣一來,他就根本沒有了用武之地,唯一的用武之地就是在于他需要建橋。
這個時代的橋都是很簡單的橋的,最為復雜的也就是前隋建造的趙州橋了。
那是石頭造的橋和李承乾準備用混凝土造的橋是不一樣的,并且李承乾想要建的可不是像趙州橋那么小的橋,而是要建造好幾個大橋,最大的橋長達數里。
當然了,這些對于李承乾來說并不是專業對口的。
但是物化不分家,他是一個化學大佬,對于物理方面的東西還是了解一點的,建造一個混凝土的大橋,只需要考慮好一些東西就能夠完美的搭建起來,對于他來說,這一點并不是很難的。
只要不是讓他建造一個跨越黃河,或者是跨越長江的大橋,他還是有辦法的。
很多的東西,辦法都是人想出來來的。
李承乾自然是能夠想出最好的辦法了,這些東西對于他來說并不是太難。
只是他所用的辦法,讓當時的人看著有種頭皮發麻的感覺。
他的辦法就是先把河流改道,將要建橋的地方河里的水給排空。
當然了,他可不是用的一般的方法給河水排空的。
而是用的炸藥法。
這種辦法,簡直就是讓人聞所未聞,見所未見。
當一切準備好之后,李承乾經過了精密的計算,直接安排了炸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