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好可以利用這段時間,先將自己與瓬人軍的“根據地”建立起來再說。
說白了,就是準備開始種田了。
他很清楚,隨著曹老板的勢力范圍日益擴大,并且逐漸趨于穩定的時候,曹老板終將會采納下屬的建議,開始施行“屯田制”,以此來補充軍餉與糧草方面的不足。
這無疑是最明智的做法。
畢竟黃金始終都只是一種貴金屬貨幣,就算再多也不能直接拿來吃穿用,還是得換成糧食與物資,而如果沒有人去種糧食,就算擁有再多的黃金也無處可買,最終就算是他現在這樣的“億萬富翁”,也只能活活餓死。
不過實施“屯田制”有一個先決條件。
那就是必須擁有足夠大并且足夠穩定的勢力范圍。
如今各路豪強連年征戰,今天才打下來的地盤,明天就有可能又被別人奪走。
而糧食則需要一個相對緩慢的生長過程,真要被打敗了又不可能帶著剛種下去的苗圃跑路,如果在這種情況下實施“屯田制”,有極大的可能就是在為他人做嫁衣,誰都不愿做這種不拿工資還得搭上種子的打工人。
不過歷史上,陳留郡這塊地盤在經過了張邈反叛事件之后,便被牢牢的把握在了曹老板手中,再未易主,更未出過戰事。
即是說,這里已經基本滿足了實施“屯田制”的條件。
這就是吳良選擇回到陳留的原因。
他打算將自己的雍丘縣打造成一個“屯田制”試點,先帶領瓬人軍兵士與雍丘縣的百姓們過上好日子。
而后等曹老板擁有了面積更大也更穩定的地盤,那時再留意到這里的盛況,自然便會大規模推行實施。
這功勞自然而然也就是吳良的了。
這是一個很有預見性的提前轉型,而且十分有必要的轉型。
吳良比任何人都清楚,一旦曹老板成了氣候,并且正式開始實施“屯田制”,對他以及瓬人軍的依賴程度便會逐漸降低,而且隨著曹老板越來越成功,這種依賴只會變得越來越低。
那么要如何維持自己在曹老板心中的地位呢?
轉型!
必須提前做出轉型!
當然,這樣的轉型并非本質上的轉型。
他只是要將自己變成一本永遠看不完的書,變成一千零一夜中的王后,曹老板每次翻開新的一頁,都能看到與眾不同的新東西,欲罷不能。
而這些新東西的來源,吳良則會將其歸功于自己那孜孜不倦的盜墓事業。
如此,曹老板便永遠都不可能放棄他與瓬人軍,還會加大力度為他與瓬人軍的盜墓事業提供更大的支持。
除此之外。
吳良其實還有另外一手準備。
這手準備同樣需要時間去經營,而且會隱藏的極深。
等曹老板發現的時候,便已經是曹老板想動也不敢動他的那一天了!
畢竟,歷史上還真有不少曹老板不敢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