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結果王宮修好之后,齊胡公帶人住進來就總是遇上怪事,后來就連他自己也遭了劫難,暴斃于這座王宮之中。”
“下一任齊王繼位之后,自是對這座新王宮十分忌憚,連夜便將率人王宮重新遷回了臨淄,自此齊國才得以風調雨順,最終成了一代春秋霸主。”
“而在那之后,這座留在此處的齊王宮便成了一處兇險之地。”
“每年總有幾個不信邪或是誤入其中的人中邪,這些人自里面出來之后,便像是丟了魂一般不知所謂,見了親人友人便如同見了生人一般生分,非但不言不語,有時候還會像瘋了似的大喊大叫,別人與他們說什么,他們也好似聽不懂了似的。”
“如此再過幾天之后,這些人便又會莫名失蹤,生不見人死不見尸,誰也說不清楚他們到底去了哪里……”
“就在去年,我們村子就有兩個人外出回來時,就像變了個人似的,雖然還認得家門在哪,但是卻已經認不出家里人和村里人……再后來這兩個人就真的不見了,家里人只知道他們半夜跑了出去,從此就再也沒回來。”
“村里人私下都說,這兩個人肯定是不小心進了那座齊都古城遺址,因此中了邪失了智,落了個生不見人死不見尸的可憐下場。”
“你說,這地方邪門不邪門?”
說到這里,韓呈臉上也是有些恐懼之色,默默的咽了口口水。
“邪門,真邪門。”
吳良點頭道。
就連《齊史》中也沒提到這座王宮出現過怪事,更沒說齊胡公之所以遷都是為了躲避什么邪門東西。
只是提到齊胡公的上一任齊王、也就是被周夷王烹殺了的齊哀公死后,尸首被胞弟與家人偷偷運回來在薄姑修建了一處陵墓安葬了起來。
后來齊胡公竟也將齊國國都遷來了薄姑。
再后來沒過多久,齊哀公的胞弟又找機會殺了齊胡公,重新將國都遷回了營丘,自此齊國才國力漸強,走上了霸主之路……
原本吳良以為這只是一場十分尋常的王位之爭。
但聽過韓呈的話之后,吳良細想之下,竟又覺得這整個事件似乎還另有隱情。
畢竟。
齊哀公是因為研習“厭魅之術”這樣的邪術被周夷王烹殺的。
而齊胡公則是在齊哀公被烹殺之后,被周夷王點名封作了新一任齊王。
這兩件事之間本就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系。
后來齊哀公的胞弟與家人將齊哀公的尸首偷偷運回來安葬在薄姑,然后齊胡公也便毅然決定遷都薄姑。
這兩者之間也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聯系。
再后來,齊哀公的胞弟與家人又搞死了齊胡公,重新將國都遷回營丘。
自此,齊國才終于消停了下來。
這兩者之間還有些說不清道不明的關聯。
帶著這些頗為“陰謀論”的想法去看這段歷史,韓呈所說的民間傳說便立刻變得合情合理了起來……
畢竟《齊史》中可是著重提到了齊哀公研習“厭魅之術”這種邪術的事情。
如此推斷的話,貌似又可以推出另外一個靈異版的歷史故事:
齊胡公擔心被“厭魅之術”所害,因此跑到周夷王面前告發了齊哀公,導致齊哀公被烹殺,繼位之后又擔心齊哀公住過的王宮還留有什么邪門的東西,于是立即進行了遷都操作。
而齊哀公留下來的胞弟與家人,很有可能也“厭魅之術”有所涉獵,甚至掌握了其他邪門的術法或是邪物。
因此在遷都之后,便利用這些術法或是邪物搞壞,最終害死了齊胡公,成功為齊哀公報了仇……
至于為何齊胡公遷都的地址與齊哀公秘密下葬的地址出現了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