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不久之后。
吳良與典韋已經來到了中間那片疑似建筑遺跡的東西前面。
這種奇怪的植物并未給他們帶來任何阻礙,就像普通的植物一樣,任由吳良與典韋踩在上面亦是沒有任何反應。
不過吳良依舊是在戴好了手套的情況下,才小心翼翼的撥開了遮住一個“建筑”部分入口的藤蔓狀根莖。
“公子,我先進!”
典韋立刻擠了過來,搶先將手戟探了進去。
“謹慎一些。”
吳良也并未逞強,點了點頭給典韋讓了個位置。
這入口方方正正只是略有些低矮,大概也就只有1.5米高的樣子,莫說是典韋,就算吳良也需要貓著腰才能勉強鉆進去,好在寬度倒是足夠。
說話之間,典韋便已經彎腰鉆入其中。
大概幾秒鐘之后,里面便傳來了典韋的聲音:“公子,安全!這里面看起來應是一處民居,不過修建方式和使用的物料與扦泥城有著不小的區別,這里面的東西看起來也比如今古老許多,不像是近幾百年所用,恐怕只會更早。”
跟隨了吳良這么長時間,典韋亦是有了不小的長進,已經能夠對一些古物做出一個簡單的描述與評價,只是平時不怎么愛開口說出來罷了。
吳良緊接著鉆了進來,環顧這個“建筑”的內部構造。
那些奇怪的植物并未蔓延到建筑內部,因此里面的情況一目了然。
這竟是一棟使用平整的石頭壘出來的石屋,只是石頭與石頭的縫隙之中,抹上了一些細膩的泥漿加以固定與填補。
而石屋的屋頂,則用了一些粗壯的梁木與略細一些的木條樹枝組合搭建而成,接著再在上面蓋上一層摻有干草的泥漿進行填補。
正常來講。
這樣的石屋墻壁應該能夠保存較長的一段時間,但這樣的屋頂,最多有個幾十年的時間無人居住與修理便會垮掉,很難經得起時間的考驗。
吳良暫時也無法確定這石屋究竟存在了多長的時間,只是那現在看起來依舊完好無損的屋頂,還是頗令吳良感到驚奇。
不過轉念再一想。
他所在的這個奇異世界本就不可以常理審視,這個細節自然也可以暫時不去計較。
除此之外。
這棟石屋墻壁上的壁龕中還擺放著一些比較簡陋的石器,其中有打磨的相對比較鋒利的石刀,幾枚細小的石葉子,幾顆橢圓形的石核,還有幾個疑似箭頭或是矛頭的尖利石條。
而在另外一個壁龕中,則擺放著幾個大大小小的陶器。
這些陶器大致保持著碗或是罐的形狀,不過卻并不怎么精細,看著像是手工捏制出來的,另外,陶器的表面和內里也十分粗糙,放在后世應該可以直接當做磨腳石來使用……吳良知道,這種陶器應該是使用加了沙子的泥土燒制而成,畢竟沙漠中想找到細膩的陶土可不容易。
而這樣的陶器,與這些石頭制成的器具。
如今早就已經不再用了,哪怕扦泥城也找不到,所以典韋說這里的東西比如今古老許多,沒有任何問題。
“若從這些石器與陶器來分析,這個建筑應該屬于比‘樓蘭古城’更早的‘羅布泊文明’……而‘羅布泊文明’與我這次尋找的太陽墓正是屬于同一時期。”
吳良心中驚喜。
這足以說明他找到了方向,只要繼續在駱駝墳中找下去,太陽墓應該也不會太遠了……
而就在吳良仔細查看這些東西的時候。
“公子,我腳下似乎有什么東西,踩在上面感覺略硬。”
典韋忽然又指著腳下的沙子道。
順便一提,吳良也是進入了這棟石屋之后才發現,原來并不是這石屋的門太矮,而是日積月累之下沙子已經自外而內灌了進來,將屋內屋外的地面都抬高了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