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歲可以打到鉑金,已經很了不起了吧?”黃冰冰轉頭問起諸葛諒。
“放在普通人當中,確實算不錯了,可職業圈內多的是天才。就拿這位小朋友的偶像Uzi為例,Uzi成為職業選手時年僅15歲。之前網上曾有一位主播,12歲便打上了王者,引起了不小的轟動。”諸葛諒斯條慢理地介紹道。
青訓營相當于一次來自社會的“毒打”,好讓這些前來試訓,自我感覺良好的孩子能對自己有一個清晰正確的認知。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或許放眼一個小群體間,這些孩子算是有才能的。
但想要進入到這個天才齊聚一堂的職業圈子,遠遠不夠!
倏地,另一側的區域傳來一陣騷亂。
一個看起來稍大點的學生近乎崩潰地砸著鍵盤,神情相當猙獰。
“我再也不想打游戲了!我不要當職業選手了,我要回家!嗚嗚嗚,我想回去上學!”
歇斯底里地砸爛鍵盤后,這個學生泣不成聲地趴在了地上。
旁邊的工作人員似乎對此習以為常,很是嫻熟地上前收拾爛攤子,聯系學生家長前來接人。
“職業選手的日常訓練量極大,一天十幾個小時機械且枯燥的訓練可以說是常態,還必須適應熬夜。此外,我們還開設了一些理論課,講解游戲里外的諸多內容,幫助他們更好地了解這個行業。相較之下,我會認為學校里面的學業壓力更加輕松一些。”諸葛諒又帶著眾人參觀了教室、食堂、休息區等設施。
那些逃避學業而萌生打職業想法的學生,來到這里后起初會覺得挺新鮮,等到新鮮感漸漸退去,他們便會發覺原來打游戲能成為那么痛苦的一件事情,甚至一度玩到想吐的地步。
來之前覺得這游戲怎么都玩不膩,來之后恨不得將游戲圖標拖進回收站。
“這才僅僅只是踏入職業的門檻,想要成為一名職業選手登陸賽場,乃至于活躍在頂級賽事之上,那更是僅有金字塔頂端的一小撮人而已。我個人奉勸懷揣著電競夢的少年們,一定要慎之又慎,打職業并非一腔熱血或者光憑努力就能收獲回報,倒不如說絕大多數人都浪費了自己最寶貴的青春。”諸葛諒沉聲說道。
電競想要獲得大眾認可,首先就得讓大眾了解這個行業,包括殘酷冰冷的一面。
“目前階段,我們的制度仍未完善,許多配套的東西都還無法跟上,因此難免會呈現出一些亂象。而擠破頭想要進入這個圈子的,又多是一些尚處在懵懂階段的小孩子,三觀尚未徹底成型,很容易被沿途的誘惑給晃花眼。這不僅需要我們行業內部的自肅和管理,同樣少不得來自外界設備的關注與監督。”諸葛諒繼續說道。
不神化,也不妖魔化,正確的了解才是第一步。
“希望我們的這支紀錄片,可以讓社會大眾更加真切地了解到電子競技的世界,也祝愿電子競技能夠有更加光明的未來。”黃冰冰由衷地說道。
通過此次的拍攝,她也算明白了諸葛諒的良苦用心。
諸葛諒會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抽出時間來配合攝影團隊進行參觀拍攝,絕不僅僅只是因為她是主持人的緣故。
希望電競行業走上正規化,這才是其初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