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城,干凈的青石板道路,兩邊還有下水道系統。
只要不是那種特別大的暴雨,都不會積水。
畢竟是一個有修士的世界,內城不斷改造的過程中,乾清宗也出力不少。
有修士插手參與,在基建方面就做得相當不錯的。
不見什么污水、垃圾橫流——當然,也不是完全沒有。
那些角落、小巷子里面也不會太干凈。
相比起外城住宅區和商業區混搭的情況,內城的商業區有著明確的劃分,東南西三個市,從清晨解除宵禁開市一直到晚上宵禁關市。
一個月有一天的時間,完全開放。
允許在其它地方設攤點買賣,可以理解為“趕集”。
當然,縱然是趕集,不少地方也是不能去的。比如內城靠北的一片區域。
為什么沒有北市?因為內城北面是皇宮。
唯一例外的就是酒樓。
可以開在三市以外的地方,畢竟民以食為天。
誰不喜歡吃點好吃的呢?內城說大不大,但說小也不小。
三市自然是盡量遠離達官貴人們居住的“XX坊”,以保證居住環境的良好。
那為了一口吃的還要特別跑遠路,自然不美。
鳩占鵲巢的楊闕在秦天聰家中睡了一晚上,第二天接近中午的時候,就坐著馬車出門了。
關于內城的主要交通工具,除開十一路概不外借的私家車和乾清宗門下修士的飛行法寶外,就三種——
馬車、轎子、馬。
轎子特殊,除了娶嫁等特殊場合外,只有奉天朝廷的文官才能夠坐轎子。
轎子是文官的特權,馬則是武將的象征。
只有武將才可以在內城騎馬。
馬車則不受限制,上到王公貴族,下到販夫走卒,人人都可以。
還有“出租車”性質的馬車,算是半個除開酒樓外,不受市限制的生意。
另外,還有一種人不受限制,想坐轎子坐轎子,想騎馬就騎馬,那就是奉天皇室——張家。
皇族特權,一般人羨慕不來。
總之,在內城遇到坐轎子的人和騎馬的人,都要記住不能招惹。
除非你也是可以坐轎子或者騎馬之人。
秦天聰的父親是有資格坐轎子的,秦天聰作為兒子則是不行,因此出行只能馬車。
不過說實話,馬車的舒適度肯定比轎子和馬要高很多。
再加上內城都是青石板道路,至多有些小小的坑洼,完全不影響馬車的平穩。
車內還鋪著軟墊,足夠人完全躺下來休息。
楊闕現在就坐在平穩的馬車中,名義上是到處去吃東西,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
其實將內城目前能去的地方,盡量都去一遍。
如此在山海書頁形成內城地圖,方便楊闕行事。
這件事情,黃小仙也在做,不過她反而略微有些鉗制。
作為兵馬司的一個小隊長,黃小仙日常巡邏的區域是固定的,巡邏期間貿然出現在其它地方可不好。
好在也是一個即將“退休”的老卒子,在快要下班的時候,去其它地方晃蕩一二,就算被人看見了,也不會說他什么。
更不會想到這位已經被掉包了。
兩個被掉包之人,現在則是在小隊長家里的床下躺著。
被黃小仙施展了法術,昏迷個半個月不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