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
“確實是一個有意思的人啊。”
“我記住你了。”夜色當中,山林當中,太攀盤伏于一方山石上,懶洋洋的的看著頭頂的銀月。
今日所發生的一切,陳明的應對,在太攀看來,已經是做到了極限。
無論是先前示之以威,還是在發現不敵之后的求和,其決定,無一不是果斷到了極點。
尤其是求和贖命之舉——太攀并不認為,陳明的舉動,是因為其貪生怕死,很明顯,若是其真的有畏死之心的話,又怎么可能離開大漢朝,一路穿越匈奴的草原,來到這苦寒之地。
其之所以舍下顏面求和,最大的可能,無非是因為其心中,有著比顏面,比性命更為重要的東西,而那,必然是其遠走數萬里的目的。
他有一種感覺,有一天,他與這陳明,還會見面。
很快,太攀就是搖了搖頭,將注意力,重新的落回到了自己的身上。
有關于帝漿流的信息,亦是在太攀的腦海當中,流轉起來。
按照陳明的說法,這山林當中,無數猛獸血脈之間的躁動,便是因為這帝漿流。
這些野獸們,雖然沒有智慧,但他們血脈當中的本能,卻是能夠叫他們察覺到這帝漿流將要灑落的前兆。
在帝漿流降臨之前,這些野獸們,都會無休無止的相互戰斗,相互殺戮,其目的,便是想要通過一次又一次的戰斗,將自己的精氣神提升到最后最巔峰的狀態,然后在帝漿流的澆灌之下,開啟靈智,化獸為妖。
而陳明所說的,有關于帝漿流的信息當中,太攀最為關注的一點,則是人類對帝漿流中成妖的猛獸的一個統計。
在他們的統計當中,一片地域之內,這地域越廣,地域當中的猛獸越少,帝漿流降臨之際,猛獸成為妖的概率,就越大。
——同等大小的一片山林,一處有著數十災級別的猛獸,一處僅有七八只災級別的猛獸,帝漿流之后,那有著數十處災級別猛獸的山林當中,成妖的,或許只得一二,甚至是一個都沒有,但只有七八只災級別猛獸的山林之內,那七八只災級別的猛獸,至少會有四五只,甚至所有的猛獸,都能成為妖!
至于這其中的原因,并不難理解。
帝漿流伴隨月光而落,均衡的彌漫于天地之間,不因生靈之多寡,草木之繁茂而有所差異。
這樣一來,自然地,一處地域的猛獸越少,那這猛獸所能吸收到的帝漿流,就越多,同樣都是一百只兔子,一邊是一群猛獸分食,一邊,則是一只猛獸獨享,這其中的區別,可想而知。
“看來還是要先將這支歧山外圍的禍級別,患級別的猛獸,驅逐完畢才是。”太攀的身形,從山石之上,緩緩的橫掠到老樹的林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