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次的試煉,是為了方便你們日后在長安城中行事。”不知道過了多久,御靈子的聲音,才是將縈繞在這城主府中的靜謐驅散。
“此事若要細說的話,須從漢帝國的建立開始說起。”
“當年赤帝子,高祖劉邦,為了舉事名正言順,故而找上了白先生,以白先生做白帝子,斬蛇以舉大義。”
“是以,劉氏皇族與我萬靈山的聯系,就此而生。”
“自漢帝國以后,為了保持這種聯系,每一代,萬靈山中都會派出一人到長安城,執掌侯位,在保護漢帝性命的同時,也關注著人類各大宗派的局勢,以便我萬靈山能夠對各種變故,及時做出應對。”
“而在不久以前,也就是你們踏進萬靈山的那段時間,長安城的武安侯,向萬靈山發出了警訊,同時,也向萬靈山求援。”
“這一次的試煉,就是為了在你們當中選出一些人來,進入長安城中,策應武安侯府,以應對人類宗派的發難。”御靈子緩緩的道,既然已經決定回應太攀的這個問題,御靈子自然也不吝于言語,故而也是不緊不慢的,將前因后果,都說的清清楚楚。
“歷代漢帝對我妖族,皆無異見。”
“而沒有了漢帝的支持,人類的幾大宗派想要覆滅萬靈山,幾乎是不可能之事。”
“故而,雖然雙方之間的局勢,已經一觸即發,但雙方之爭斗的核心,必然會在長安城,在漢帝身上。”
“說得再淺顯一點,在于漢帝的支持與武安侯的侯位。”
“武安侯與大夫晁錯,相交甚密。”
“而晁錯不久之前上疏《削藩策》,意圖削減各大諸侯的勢力。”
“此舉,各大諸侯,自然不會坐視不理。”御靈子緩緩的道,而太攀,也是不言不語的,細細的聽著御靈子的講述,生怕自己聽漏了一句。
“漢帝國的諸侯王,以吳王劉濞、楚王劉戊、趙王劉遂、濟南王劉辟光、淄川王劉賢、膠西王劉昂、膠東王劉雄渠七人為首,而人類九大宗派,一派于長安,與漢帝保持一致,其他七派,各自支持七王之一,余下的一派,則是天師府。”
“若漢帝能夠壓制七王,那與漢帝一致的長安道,自然能夠壓制住其他七大宗派,如此的話,天師府再是如何串聯,也只是徒勞無功。”
“而漢帝和七王之間,到底是東風壓倒西風,還是西風壓倒東風,便在于大夫晁錯,在于武安侯府。”
“若晁錯削藩功成……”隨著御靈子的講述,那在數萬里之外,云波詭譎的長安城,似乎是變作了一幅畫卷,展現在了太攀的面前,畫卷當中,各色的人相臉譜,飄忽不定。
太攀第一次知曉,原來他們這種‘超凡脫俗’的修行者,也和那庸庸碌碌的凡俗生靈,脫不開關系,甚至,凡俗生靈王朝之間的變故,竟能夠直接影響到修行者之間的勢力平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