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縷夢幻般的劍光展開來的同時,太攀的腰間,那一柄百煉的長劍,也是陡然發出一聲清越的聲音來。
修行者所用的飛劍,分為兩種,一種就是如同這嵩明三人所駕馭的劍器一般,沒有劍柄,是純粹的,為了以神御劍而生,縱橫往來于千里之外。
而另一種,自然就是太攀腰間的這種,帶有劍柄的存在,既能以神馭之,決勝千里,亦能持之縱橫,十丈之內,往來無敵。
而太攀腰間的百煉長劍,雖然還不曾祭煉成為法寶,但在成就元神之后,真元流淌,神氣相合之下,劍光縱橫十丈之內,卻是完全沒有問題的。
只是,在太攀腰間長劍的輕吟響徹的時候,嵩明三人,也都是想到了這一層,沒有絲毫猶豫的,就是往后退出近百丈的距離,其中的嵩明,更是直接的退到了灞水的另一頭,和太攀隔著這灞水,遙遙相對。
見此,太攀心中也是不由得一陣苦笑。
這三位神境大修,雖然根基虛浮,魂歸于魄成就陽神,就已經是臻至了修行的盡頭,但他們也不愧是從經歷了無數戰斗的散修,戰斗經驗,端的可怕,其嗅覺,亦是敏銳到了極點,幾乎是在第一時間,就將自己置于了不敗之地,戰隨時能戰,退亦隨時能退。
雖然這反應看起來不夠勇猛進行,無畏決絕,但實際上,在這天地當中,這才是修行者的常態。
除非是真的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亦或是被人謀算落入陷阱,否則的話,誰會輕易將自己置于死生之境?
縱然是凡夫俗子都有君子不立危墻之下的說法,更何況是修行者?
那種勇猛進境,無畏決絕的修行者也并不是沒有,這是這樣的存在,絕大多數,都等到成就元神就已經夭折。
知天時,明進退,于任何一個生靈而言,都是生存下去的,最基本的法則。
而嵩明三人和太攀又不死不休的必要么?
當然沒有。
三道夢幻般的劍光,在太攀的面前,卷出一條一條的軌跡來,化作一張大網,將太攀籠罩于其間,而太攀則是輕揚手中的長劍,于虛空當中,點,勾,折,刺……
沒有任何令人稱道的招式,太攀所用的,就是每一個修行者都會的,駕馭劍器最基本,最簡單的功底。
但這些尋常到樸實的點勾折刺,于此處用來,卻是顯得華麗到了極致,長劍的每一次落下,都是削在那飛劍轉折之間的機變處,每一次那劍光落下,無論是從什么地方,從什么角度,都會發現,劍光的落處,正好就是太攀手中長劍的指向。
樸實到了極致的劍光,縈繞于太攀的周身,劍光籠罩三尺之地,便是屬于太攀的領域,這三尺以外,任是那飛劍如何涌動巧妙,如何引動天地風雷,但這一切的變化,在落到這三尺之地的時候,便是盡數歸于虛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