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是悲是喜的感慨之中,長安城都城隍的身影,也是緩緩的,消散于這宣室殿中,而在那之后,漢帝劉啟,才是長長的舒了口氣,這一口長嘆之間,有慨然,也有惋惜。
他很清楚,這一遭之后,這位庇護了他這一脈三千余年,維持了六代帝室輪轉的都城隍,和他這一脈之間的情分,便算是徹底的耗盡了,自此之后,這位長安城都城隍,便只會如尋常神祇一般,高居于云端之上,俯瞰蕓蕓眾生,再也不會有任何的,插手帝室輪轉的行為,同樣的,在這之后,帝室一脈,也休想是在通過這位都城隍,得知這天地當中的局勢,最為詳盡的變化。
“只能如此了。”惋惜之后,劉啟的目光,復又變得堅定。
神祇有神祇的堅持,而他作為帝王,也終歸是有帝王的堅持。
“匈奴,必然要滅。”
“然,臥榻之側,有諸王虎視,哪一代的帝王,又敢騰出手來,心無旁騖的,針對匈奴?”劉啟回到案桌面前,緩緩的將自己面前的地圖攤開。
這一副地圖,乃是匈奴帝國的地圖,地圖當中,詳盡的描述了匈奴帝國當中,各大部落的所在,以及天時變幻的時候,各大部落,以及草原上無數獸群遷徙的路徑,乃至于那蒼茫的草原之下,一處又一處的河甸,暗涌,沼澤等等,種種種種,詳盡無比。
這一卷地圖,是帝室傳承以來,最大的秘密之一——自高祖白登之圍以后,帝室一脈,無論是哪一位帝王在位,都不曾對那虎視于北方的匈奴帝國,有絲毫的疏忽,這一卷地圖,自高祖一朝描繪出匈奴帝國的輪廓以來,其后每一代帝王,都會在這地圖上,增添修改幾筆,到現在,本朝將末,匈奴境內,大大小小的地域草倉,早就是被帝室一脈摸了個清清楚楚。
甚至是那帝都龍城的所在,以及龍城遷移的方向路徑,乃至于匈奴帝國祖廷,狼居胥山的所在,帝室一脈,都是有了幾分線索。
若非是受制于諸王,早在文帝之時,帝室一脈,早就盡起大軍北擊匈奴,將高祖遺恨,洗刷得干干凈凈了。
“真是便宜了你這小兒!”
“如今,朕已經是將你的道路,給徹底的鋪平,你前路上的障礙,亦是被一一斬除。”
“若是如此,你都還不能掃滅匈奴,以告慰祖宗的話……”劉啟搖著頭,再是帶著留戀無比的神色,將面前的一卷地圖,緩緩的收起。
內定諸侯,外掃匈奴,這是何等的功業?
尤其是匈奴,自春秋戰國開始,甚至于更遙遠的商周時代,再到強秦統**,御八荒,這匈奴邊患,都始終不曾徹底的解決,若是有哪一位帝王能夠完成這樣的功業,這帝王的身前身后之名,可想而知。
“可惜了,時不我待!”遺憾無比的聲音當中,劉啟面前的桌案上,一道赤紅色的劍影,一閃而過,劍影之后,那桌案裂開,于是那帛圖,便是從那裂縫當中跌落進去,不見了蹤影,之后,那桌案,又是恢復了先前的模樣。
“無回谷那邊,哪些神祇們,也該是介入其中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