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心和氣魄,岳關都會塑造出來。
秋風掃落葉般的強大,岳關也會表現出來。
而嬴政的不完美,岳關同樣會表現出來。
嬴政因噎廢食,下令將秦國的門客全都驅逐,而李斯進諫《諫逐客書》,條理清晰的陳述了這樣做的危害。
行事一向霸道的嬴政在認真看完李斯的《諫逐客書》之后,馬上撤回了自己下的逐客令。
朝令夕改,打自己臉,但知錯就改,這是嬴政。
他不是完人。
但他有虛心納諫的胸懷和反躬自省的氣度。
這也是李斯的能力顯示。
祖龍出世,李斯相之。
嬴政的左膀右臂,當然也不是完人,但又怎么可能是很多人口中那個只知道陰謀陷害韓非子的人。
至于嬴政滅楚,在王翦和立信當中選擇相信了李信,當然是嬴政本人的失誤。
《大秦賦》硬要幫嬴政洗,讓王翦主動承擔責任。
有必要嗎?
人都會犯錯。
有些事情是不用洗的,因為越洗越黑。
據實拍攝,尊重觀眾,并不會影響嬴政的形象和觀眾對他的評價。
拍到這里的時候,其實丁白特意找過岳關。
“岳關,這一段真的不美化一下嬴政?”
岳關搖頭:“沒必要,歷史書上都講過的故事,非要強行洗白,等于侮辱觀眾智商。丁導,我們都看不上原來劇本里寫的那些東西,所以就別玩他們那一套了。”
“聽你的。”丁白從善如流,然后給岳關豎了一根大拇指:“岳關,你是真的大氣。”
“我其實做的都是應該做的,不是我做的太好,只能說我們這個圈子的其他從業者做的太不夠,讓我這個根據史實拍攝的人反而成了另類。”
李信攻楚,是秦滅六國期間少有的敗仗之一。
而這個錯誤,是李信犯的,也是嬴政犯的。
嬴政得到李信戰敗的消息之后當然應該惱怒,但是他不會蠢到去怪罪王翦,因為是他放棄了王翦選擇了李信當主將。
如果連這件事情都不承認,嬴政也不配被稱之為千古一帝。
歷史上嬴政就是反思了自己的問題,然后親赴王翦的老家給王翦登門道歉,再次拜請王翦為帥,統領六十萬大軍滅楚,最終畢其功于一役。
秦滅六國的進程中,并非一帆風順。
嬴政也并非在每一次的選擇中都選擇正確。
但秦最終還是滅了六國。
因為秦王雖不是完人,卻依舊是那個時代最閃亮的星。
《大秦帝國之一統》拍攝到四分之三的時候,整個劇組的人全都已經對岳關頂禮膜拜了。
之前他們也能意識到岳關很牛逼。
但是岳關最開始演出了嬴政的孤獨。
后來演出了嬴政的權謀和霸道。
再然后岳關演出了嬴政的虛心納諫和反躬自省。
滅六國之后,嬴政登基稱帝。
當岳關一身黑色龍袍,接受眾臣的頂禮膜拜之時,岳關身上綻放的濃郁帝王之氣,讓劇組的工作人員都有一種下跪的沖動。
拍到這里,丁白就已經意識到,這部戲成了。
岳關塑造的多面秦皇,已經立住了。
后面四分之一,岳關還要演出歷史上第一個皇帝的前瞻性和偉大。
后世百代皆行秦法。
書同文,車同軌。
被后世儒生們抨擊了千年的一個所謂暴君。
卻依舊不能掩蓋他的偉大。
千古以來,唯此一人。
而岳關要做的,就是要演出嬴政為何有這樣的地位。
很多人在史書上翻開的輕輕一頁,就是很多英雄人物波瀾壯闊的一生。
既有機會將其演繹出來,岳關自然不能辜負這等機會。
畢竟,英雄不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