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刻后,李誠走出酒店觀察20世紀初的上滬灘風景時,法租界內雖然表面上有著看似繁榮的市面,但一路行來所見,大多都是面黃肌瘦為生活奔波的底層小民。
走多了看多了,李誠都不得不感慨。
老祖宗留下來的話還是很有道理的,寧做太平犬,不做亂世人。
14年的華夏還談不上大亂世,可是各式各樣的暴亂征兆已經頻繁出現了,只等著京城那位袁大頭死掉,就會上演各式各樣的軍閥混戰。
話說,誰也不能小看古人的智慧,能站在一個時代最頂尖的那一小撮人,絕對都是人精。
如果把他們出生的環境換成信息大爆炸的時代,估計也能闖蕩出一番不凡事業。
可在李誠心目中,國內北方那一票高層,人精……真的是為了權力斗爭,生生把自己的上限給拉低了。
14年啊,一戰剛剛爆發。
歐羅巴眾多列強開始紛紛下水,打的頭破血流時,一個個都是損失慘重,事后不管是戰敗國還是戰勝國,其實都是輸家。
可華夏這邊沒有抓住機會借勢發展,反而被一**內戰給搞得極度虛弱,不斷互相捅刀子給自己放血……
反倒島國抓住了機會,不止派兵拿下了青島,派了幾艘戰艦去地中海護航,就在戰后拿到了一定的賠款和主流海軍強國才能擁有的軍備限制待遇。
一戰結束后的華盛頓條約里,島國能保持的主力艦噸位甚至超越了高盧和意呆利,僅次于約翰牛。
更被說戰敗后被各種限制的普魯士了。
一戰里的島國,其實對戰勝國集團來說,它發揮的作用是可有可無的,卻在戰后分享了勝利果實!
從此開始為二十多年后的二戰,儲備了大量的底蘊和實力。
李誠想搞龐氏騙局,難道不怕把島國太多人坑破產,導致他們提前去入侵華夏?
這一點他還真不怕!
這年代的島國,距離二戰時期的軍事戰爭能力,還是有很大差距的,這個時期的華夏,沒有經歷各種軍閥混戰,內戰,真打起來未必輸給島國多少。
想一想袁大頭手下各式各樣的軍閥,想一想青壯年最能打的張大帥所率領的奉軍,這和二戰時期的后輩們就不是一個物種!
張大帥才30多歲風華正茂。
就算島國被龐氏騙局坑的無數人血崩破產,想用戰爭來轉移矛盾,讓他們去懟風華正茂張大帥,懟袁大頭和袁手下那一票軍閥?
真發生那樣的局面,別管東北張大帥和袁大頭手下軍閥,能不能打贏島國,那結局最差也會重創對方。
李誠不干預的情況下,這些家伙卻是互相捅刀子,自己放自己血,把軍事戰爭底蘊給放的七七八八了。
逛著逛著,不知不覺時間到了中午,李誠又返回陸云生賣梨的市場時,一眼望去就看樂了。
只見人擠人的大街中央,陸云生被包的像是個粽子一樣,那些白布繃帶下還多有血跡。
一個婦人正帶著小孩子,跪在地上向被抬在擔架上的陸云生磕頭道謝。
更有一群漢子在喊著生哥了不起的話語。
“事情已經發展到這里了?這個家伙,能混起來也不是沒道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