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魯樹人為例,3000多大洋就在京城買了一套32間的三進四合院,傳統四合院都是一層高的建筑群,一層32間房,占地面積多大?
一條大黃魚折算下才十條3125克,三點一二五千克,這基本等于一套四合院。
再乘以一千,這也無非是3125千克,3噸黃金!
接下去的一周多時間,李誠這個原本在上滬灘默默無名的存在,就以彗星般速度開始崛起。
直接砸錢,以高出現有市價一成或兩成的價格,收購房產、商鋪,從法租界開始,快速輻射向公共租界、華界,足足五十家統一規模統一裝修的糧行店鋪,加上貨倉,自己安置招攏來的災民難民。
讓他在最短時間,成為了上滬灘誰也無法忽視的一個大糧食商人。
這太正常了。
3噸多黃金換成九十年代也價值十幾億港幣現金流。
你揮舞著財富大棒,只是砸入一個城市的一個行業,快速崛起成為一霸輕而易舉……更別忘了,這個年代還是命比紙薄的時代。
后世招人,你至少的給出有衣食住行全方位生活保證的薪水,還得有月薪才能留住人吧?這時代不一樣,給口飯吃餓不死,哪怕住在窩棚里沒薪水,就能招來大量的人手可用。
五十家店鋪加十多個儲備物資糧食的大倉庫,李誠花的錢不多,糧食蔬菜之類也不多。
但他招的流民難民已經不止兩千了,是數量急速破萬。
這里面只有三千多青年男性,壯漢都不多,其他全是這些青年男性的家小。
李誠是在法租、公共租界和華界,買下三批相連的房產,讓他們統一起居還各家附送一輛自行車。
商行里伙計基本待遇,一個人月薪只夠一家三口勉強吃飽,餓不死,住的有瓦遮頭。
但若是你加入李氏糧行保安局,表現突出,那自然是鍛煉的越辛苦表現越突出得到的好處就越多,不止一家人能吃飽,穿暖,還有余錢。
五十家分行五十個掌柜,幾百人的伙計,剩下三千男青年全是護衛,而且分陸路運輸和海路水路護衛。
這年頭你想成為一個真正的大商人,掌握糧食……沒有護衛力量只會被人輕易吞的一干二凈。
他也不想這么麻煩,奈何環境不允許。
新的一天,李誠在自己的法租界公館里起床時,剛走到臥室就見一個十六七歲的小女孩歡快的迎上來開口,“少爺,黃探長、鮑勃·加內爾那個洋鬼子,還有陸云生都到了,在一樓等你。”
置辦產業的過程,順手買了一個公館自己住,收攏的上萬難民里,那一個個家庭但凡閨女有一點點姿色的,幾乎都是跪著想送來李誠公館當丫鬟。
不說什么飛黃騰達,沖李誠這陣子做事的高調大氣程度,那些想送人進來,主動簽賣身契的,更多還是經歷過一輪逃荒式饑餓感,寧愿子女給人做牛做馬做奴仆,也絕對不想再來一遭饑餓逃荒了。
李誠順手收了一些男女。
在他大肆擴張商業版圖的時間里,黃金榮招來的幾個騙子,已經和鮑勃·加內特這個白人找的騙子一起,組團去忽悠島國商人了。
效果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