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洛杉磯某酒店,李誠單獨找見了李問。
當這位即將把美術生的終究追求,搞得轟動全球的事業男,忐忑不安的等著李生發話時。
卻見到李誠提起一個小皮箱,打開,里面……
李問看著1899年出版的五元、十元、百元港島紙幣,陷入了巨大的懷疑人生中。
這種土鱉紙幣……古董??
對啊,絕版紙幣什么的,其實在古董行業也有價值啊,就說民國的袁大頭,按照目前的國際銀價,按銀子重量算,才值幾個錢?可是你賦予它古董的文化價值后,就不一樣了。
何止是袁大頭呢?
國內外歷史上,各式各樣的不同時期貨幣,銅幣、金幣、紙幣什么的,按照古董計算,意義都是不一樣的。
一瞬間想起了這個點,李問才笑道,“李生是想讓我做一些古董貨幣么?就1899年版本的防偽技術,不是我說。”
“我能輕松做出來比原版更真實的像真畫,唯一難題是做舊的問題,有幾十近百年的時間差,紙張做舊技術我懂,怕就怕經不過特定的檢測。”
1899年推出的貨幣啊,這在各式各樣科技大爆炸發展的年代里,接近一百年技術差。
李問都不好意思去形容這里面的代差。
這么說吧,港綜位面先不談專家分辨真偽的細節,只說民眾常用的分辨,辣么大一條明晃晃的安全線、這些鈔票都沒有。
全息圖,即變換鈔票角度可看到不同的色彩變動,也特么沒有。
紫外防偽,驗鈔機用的,這特么還是單色防偽技術。
……
林林總總,這就像李問原本在攻克地獄難度的副本,一下子跳回了普通層次。
他都怕自己一不小心做的太好,把防偽技術搞得太多了,從而露出科技年代差的破綻。
唯一難的是,這些鈔票想做成古董的話,能經得過碳十四的年代鑒定??
這個活,有點難度啊!
李誠穩了,“沒事,你只要能做,盡管做,先來一億。”
李問有點好奇,一億?這么大量的家伙,不怕一下子把全球古董錢幣市場都打垮么?
李誠再次拿出了英鎊、法郎、美刀的貨幣。
“這也各自來一億。”
李問再次深感無語,前陣子聽說歐羅巴有不少古董失竊案……更有愛國人士把二次鴉片戰爭里被搶走的一些圓明園古董匿名、無償捐給內地博物館。
這,他是不是發現了什么不該懂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