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怎么會有這樣的想法?”趙慧婷好奇不已,很想知道答案。
蘇明良看了趙慧婷一眼:“慧婷,你在首都長大,首都醫院多,有錢人多,自然會去醫院看病,只是我們這里其實并沒有醫院,你也知道的,只有縣城才有。”
趙慧婷點點頭:“不錯。”
“縣城雖說離我們這里不遠,但是總是有段距離的,大家都覺得去醫院有點麻煩,而且醫院收費比較高,所以小毛小病都不會去醫院,或者是去村里大夫那里開點藥吃。”
趙慧婷有些明白了:“村里的大夫?村里還有大夫?”
“有啊,如今村里就有一個大夫,是村里人,年輕的時候在醫館做學徒的,后來不知道怎么,就回來了,在村里一直幫人看病。”對于鄭大夫,蘇明良頗為尊重。
雖說鄭大夫的醫術不怎么高,但基本上全村的人都受過鄭大夫的恩惠。
“其實最重要的一點就是大家覺得去醫院有點不太吉利,所以都不怎么想去。”蘇明良說出了最重要的原因,從小長輩們和村里人都說去醫院不好,不吉利。
能不去最好不要去。
“原來是這樣,我以前曾經有一個同事,我記得當時她胃痛很嚴重,我想讓她去醫院,她就是不肯去,還說緩一緩就好了,當時我就不理解,她當時痛的都直不起腰了,怎么還不愿意去醫院?”
趙慧婷說出了自己心中多年的疑惑,如今終于明白了。
“挺正常,以前村里條件不好,就是生孩子都是在自己家里生的,找個接生婆就生孩子了,現在村里條件好了,倒是去醫院生的比較多了。”
趙慧婷點點頭,不再說話。
這時候,門口傳來了聲音,就聽見有人推門進來,發現是蘇甜甜一行人進來,“大伯,大伯母,你們回來啦?”
看到侄子侄女們,蘇明良和趙慧婷臉上露出了笑容:“是啊,我們回來了。”
蘇文江搶先問道:“那么你們還走嗎?還是要留下來?文湖很想你們。”
他和蘇文湖是在一所初中上學的,而且還是同班,自然相處的時間更多,這一個多月以來,文湖一直心神不寧的,擔心大伯的身體,以前也常常說想念大伯和大伯母。
這次大伯回來養病,是不是養好病就要離開了?
蘇明良笑了笑:“不走了,就留下來了,你怎么會問這個問題?”
蘇甜甜嬌聲道:“是三哥,三哥有的時候會想大伯和大伯母,特別是過節的時候,三哥心情低落。”
趙慧婷心酸不已,當初為了孩子的身體和性格著想,把孩子送回了老家,而自己和丈夫則是在首都繼續打拼,當時文湖才多大?
“那么文湖還說些什么嗎?”
“沒有,文湖一向懂事,他知道大伯和大伯母有工作,所以并不抱怨,但有時候就覺得文湖一個人孤零零的。”
叔叔嬸嬸再好,到底不是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