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沒兩天,省城安排的記者以及華清大學和首都外國語大學的老師都過來了,蘇大貴和孫香蓮這段時間讓家里人把家里仔細打掃了一遍,幾乎是一塵不染。
記著和老師看到蘇家這般干凈,忍不住暗暗點頭,看來蘇家人很重視這件事。
“請問你們是......”孫香蓮看到陌生人,當時教導主任只說有個記著要來,怎么一下子那么多人?
“我是省城日報的記者,這兩位分別是華清大學和首都外國語大學的老師。”其中一個年輕人站起來回答道,隨后幾人自我介紹,分別握了握手。
蘇文湖和蘇文江也被叫了出來招待客人。
華清大寫來的人名叫許晉,是專門負責新生事宜的老師,首都外國語大學的情況也差不多,這位名叫費邦。
“請問你們就是蘇文江同學和蘇文湖同學吧?”記者看到兩人,連忙問道,蘇文江和蘇文湖這些年也算是見過大世面,可上電視還是頭一遭,忍不住有些緊張。
“是,我們是蘇文江和蘇文湖。”兩人有些拘謹,記者知道這兩個孩子緊張,連忙安撫道:“沒事,你們就當作是聊天就行。”
蘇文江和蘇文湖連忙點點頭。
記者繼續問道:“你們兩個一個是文科狀元,一個是立刻狀元,聽說你們一直以來成績都很好,有沒有學習上面的小竅門?”
蘇文江冷靜下來,搖頭:“并沒有,學習是沒有捷徑的,平時我們在家里有閑暇時間的話,都會看看書,預習新的內容,鞏固學過的知識。”
記者有些佩服,要知道這件事說起來容易,做起來可沒有那么容易。
“你們成為了狀元,有沒有什么想法?高興不高興?”
“當然很高興,但我沒想到我自己會考的那么好,文湖我倒是意料之中。”蘇文江老老實實地回答道。
聽到這個回答,記者有些好奇:“哦?這是為什么?”
蘇文湖笑了笑:“可能因為我每次成績都很好的緣故吧,不過大哥的成績也是名列前茅的。”
記者頷首:“據我所知,你們家的條件不錯,開公司做生意賺了不少錢,很多人覺得賺了那么多錢,學習好不好無所謂,你們是怎么想的?”
其實他說的有些道理,隨著改革開放,不少人都下海經商,賺了不少錢,對于孩子的管教也沒那么嚴苛了。
“這是兩回事,我是雖然不是長房長孫,但也是長孫,自然要給下面的弟弟妹妹一個好的榜樣。”蘇文江傲然回答道,這么多年他一直都是約束自己的。
記者有些震驚,他知道在農村,宗族觀念比較濃重,一大家子生活在一起是常有的事情,可是不吵架的少之又少。
蘇家這種可謂是特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