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你們忙吧。”蘇大貴和孫香蓮見吳家人忙得很,畢竟祭祖不是件小事情,而吳大華作為吳家年紀最大的人,肯定是要全程參與的。
“好,親家母,親家公,要不你們也一起祭祖吧?我記得大房也是今天祭祖的,以往你們不在,倒說得過去,可現在你們回來了,總是要去一下的。”
吳大華有些為難:“也怪我,沒和你們事先說清楚,如果早點說清楚,你們也能早點準備,也不至于現在如此尷尬。”
是他的錯,這些年年紀大了,吳大華越發覺得力不從心,這還是小事,最關鍵的是很多事情都記不太清了,因此他才會決定把位子讓給兒子,現在是年輕人的天下了。
蘇大貴和孫香蓮面面相覷:“可是我們要回去準備,這時間恐怕來不及吧?”
“要不你們去問問二房吧,他們準備的很多,以前也是帶著你們二房這一份的。”吳大華忽然想到了這件事。
蘇大貴和孫香蓮便去了大房那里,讓子孫們都一起去大房這里進行祭祖。
祭祖活動一向都是村里比較重視,而城里的人很少進行祭祖,主要是因為沒空,而且很多人的家鄉不在城里,現在看到祭祖活動,大家都覺得很新奇。
祭祖活動之后,大房和二房說了些話,主要就是說這些年泉海村的變化和大房的情況。
初四之后就是初五,然后一天天過去,大家都覺得在村里日子過得很好,也很開心,反倒是想到要離開,心里面就不太舍得。
尤其是蘇大貴和孫香蓮,他們在泉海村生活了數十年,可以說對泉海村的感情是最深的。
一晃就到了元宵節,看到村里琳瑯滿目的花燈,蘇大貴再一次感嘆,現在村里的確是不一樣了啊,若不是這樣,村里也不會大辦元宵節。
要知道,以前大家對元宵節一向都不怎么重視的,元宵節又不是什么重要的節日,再說了慶祝元宵節就是花燈,可是好看的花燈要很多錢,所以以前有條件的頂多就吃點湯圓。
花燈什么的是想都不用想,如今不一樣了。
孩子們對花燈很是喜歡,于是便給孩子們一人一個花燈,讓他們拎著手里玩,可是因為孩子們太小了,所以特意買了幾個適合小孩子玩的花燈,并且叮囑孩子們一定要小心。
以往不是沒發生過孩子們玩花燈出事的情況。
吳大華過來的時候,就看到蘇家喜氣洋洋,提議道:“現在時間正好,要不拍張全家福吧?”
蘇大貴想到了孫子手里的相機,心里有些意動:“不錯,可以拍幾張。”
眾人站在一起,吳大華讓兒子幫忙拍照,蘇家那么多人在院子里站著,孩子們被抱在懷里,而蘇大貴和孫香蓮則是坐在第一排最中間,其他人按照年齡輩分進行排序。
隨著吳大華兒子的一聲準備,蘇家眾人都露出了笑容,“咔嚓”一聲,一張全家福出爐了,照片里面所有人臉上都帶著微笑。
仿佛美好的時光,就在這里止步不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