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跟常東接上頭之后,這個叫唐明遠的二代就活躍起來,三番兩次地企圖拉常東去他的實驗室看看,他終于得逞了,他的破天荒天才創意,用集裝箱來當重力儲能的重力。
所謂的重力儲能,就是在電力便宜的時候把重物吊到高空,比如:300米。等需要用電的時候,再把重物放下來,釋放的時候發電。這個不稀奇,歐洲好多的創業公司都在研究這樣的裝置。
唐明遠的創意在于,他希望用集裝箱來實現能量的存儲,在集裝箱閑置的時候把能量儲存,客戶來提貨的時候呢,就把箱子弄走。通過跟碼頭配合,能夠精準把握這段閑置的時間。
全世界每年那么多的集裝箱,本身就是巨大的資源,而且它們都非常適用于堆垛,省卻了大量的金錢,雖然那些創業公司們聲稱制造重物非常廉價,都是垃圾回收而來,但是再廉價,能比得過已經制造好的集裝箱嗎?這就是唐少所謂的競爭力。
既然唐少如此謙遜要征求自己的意見,常東就開始侃侃而談:“你們不能指望客戶所有的人都按時間來提貨,我覺得應該設計一下,讓所有的集裝箱都能在任何時間段放下來。”
唐明遠:“這個很難吧?我幾乎想象不出來,什么樣的設計能達到這種效果。”
常東想了一會兒,就提出了一個:“你們設計一種獨特的集裝箱,比正常的稍微高一點,用來做支撐,每隔五個集裝箱就放一個特制集裝箱,這樣的話,透過一點點空隙,就可以把機械臂伸進去,把箱子給拎出來,不就實現了嗎?只需要五分之一的特制集裝箱比例,成本沒多少的。”
唐明遠稱贊:“很好很好!東哥果然是大科學家,有創意,受教了,等下肯定請你吃頓好!”
常東也美起來,繼續提意見:“我看了你們的設計,還是需要靠一個費錢的建筑物來支撐整個體系,這多浪費啊!不如把建筑物省掉,直接把起重設備放在堆垛上,自己把自己摞起來,越來越高,豈不美哉?”
唐明遠:“但是我們的目標是100層的高度,船上一半只堆8層呢。這個樣子的直接堆垛,會不會經不起風吹雨打啊?還是建筑物靠譜吧?”
常東:“試試嘛,不試試怎么知道?最多再定制的集裝箱上面做做文章。”他可真是站著說話不腰疼,8層到100層的差距啊親!
唐明遠笑而不語,100層,260米的高度,沒有建筑物支撐,誰敢用啊,大科學家也有信口開河的時候。
大科學的名頭最近真的非常勁爆,因為連續有LHC和ITER兩大國際實驗室重大論文發表,領頭人都是他,并且,蘇黎世聯邦理工已經破格給22歲的常東頒發了物理學博士學位。既然能同時在LHC和ITER呼風喚雨,基礎不扎實之類的毛病也就無關痛癢了。
列支敦士登的首富跟他的合作也相當愉快,雖然發電站沒什么進展,但是!交給磁單極子基金的10億瑞郎,居然在一年時間賺到了3億美元,盈利30%,經費非常充足,威漫先生相當開心,他覺得常東的投資水平乃是世界頂尖,他那些理論完全可以開宗立派,勸他開個商學院,費用從賺到的3億美元里面撥出來,輕輕松松。
你還別說,常東真的有這個意思,因為他需要把自己的AI炒股的參數擴大,這需要大量的人才,來挖掘各種相關參數。參數越多,AI的能耐就越大。于是,他準備籌建一個叫“蘇黎世商學院”的學校,本來根據威漫先生的想法,是要叫“列支敦士登商學院”的,奈何列支敦士登實在沒名氣,反正距離蘇黎世不遠,可以掛羊頭賣狗肉,叫蘇黎世商學院多好啊,出去外面跟人高談闊論,說自己是蘇黎世商學院的校長,那排面!
學校這事兒進行到一半,殺出一個程咬金,是觀看他投資視頻的一個重度用戶,是蘇黎世大學的金融學教授,他很能耐,據說只要捐一筆巨款,能夠讓正經的蘇黎世大學給一個名頭,掛在蘇黎世大學下面,搞一個常東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