義診日記。
2月13日,聯邦軍校出發。
13至3月11日間,于H2星球義診。
H2星球地貌如下:【圖片】、【圖片】。
H2星球人口眾多,星球內部以挖礦為主,環境惡劣,問詢當地人員之后得知該星球不適合養殖農作物。
這里天氣很多變,因為干燥,這里的人大多患有皮膚病。
治療倉治療皮膚很昂貴,大家很難承擔。
3月13日,在H2星球的義診結束,學校躍遷前往了臨近的R1星球。
我認為這里是一個比較宜居的星球,土地肥沃,新星已經在這里建立了5個農場,還有2個加工廠。
基金會在這里建立了11所學校,1所醫院。
留圖紀念:【圖片】、【圖片】。
和當地的一些居民聊了聊,雖然工廠的規模已經很大了,農場對工人的需求很多,但提供的崗位和當地的人口比起來,還是相形見絀的。
好在,當地富裕之后,人口袋里的錢變多了,消費的人也變多了。
一部分的人因此而找到了別的雖然工資沒有那么高,但也能養活自己的工作。
這個星球上的人精神面貌比之前的H2星球好很多。
但令我感到很奇怪的是,這里的人口居然比隔壁要少。
思考:為什么H2星球的人不可以搬到R1星球來呢?
因為這一年去了大概超過6個星球,所以秋秋的觀察日記還蠻厚的。
偏遠星雖然從細節上看,大家貧窮的原因不同,但縱觀整體,大家面臨的問題都差不多。
沒有支柱產業,光有勞力。
或者星球環境太差,不宜居。
亦或者人口太少,本來就地處偏僻,人還很少,沒人關注,像是在史前生活一樣。
大概8月底,聯邦軍校的義診車準備回去了。
歷經半年的風霜洗禮,天天都是高強度作業,大家技術不說精進了很多,但使用精神力肯定是更加嫻熟的。
而且,這段時間的實習也給大家的未來提供了另一個思路。
或許,除了去軍隊,也可以選擇成為一名優秀的醫生。
開一家屬于自己的診所。
也有人被這些身處崎嶇中的病人震撼,選擇了一條與之前完全不同的路。
教授們對大家的變化都看在眼里。
懂得思考未來、規劃未來的人,才是成熟人吶。
這些孩子,足夠畢業了。
于是在8月11日,所有人回到聯邦軍校之后,精神治愈系的院長決定剩下的時間不再上課。
讓同學們自己外出,尋找契合自己的路。
等到12月中旬,雪落滿地的時候,再在學校為大家舉行一場盛大的畢業典禮。
大家各有去處,而秋秋也想好了自己要做的事情。
-
“才剛回來又要出去?”墨司手里捧著茶杯,嘆了口氣,“我已經不是秋秋最愛的人了。”
“……”
“干什么呀。”秋秋發現時間越久,墨司就越幼稚了,連這種話都說得出來了。
“你不是我最愛的人,誰能成為我最愛的人?”
你倒是說啊!
墨司:……
“好吧,那除了我確實不能有別人了。”
把手里的茶杯放在茶幾上,墨司走了兩步,坐在秋秋旁邊,捏了捏她的手,“剛回來,真要出去?”
咋說呢,連日出門,讓小熊貓一個人獨守空閨,秋秋是有點心虛的。
但是!
“差一點數據,我去采集一下,完善了數據鏈我們才好確定下一步要做的事情!”
她也是去做正事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