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有過集體意識的,但后來不知道為什么一切都發生了改變。
此時觸及此情此景。
早早到班的同學就拿出手機拍了一張,在班群里發了一條消息。
這個班群里沒有老師,班上的三十四個人,也只有三十個人在群里,第一個是傅祈——當時創群的時候就沒有人拉他,第二個是江慎,在發現傅祈不在群里之后,果斷的退了群。
第三個是紀啾啾。
她壓根就懶得進群。
第四個是葉知南,她說她只玩微信。
于是后來到班的同學盯著傅祈桌面上紅油漆寫的字,搜到抽屜里擺放著的假肢禮物盒,還是陷入了一陣詭異的沉默。
“個別粉絲”的瘋狂行為她們只是在微博或手機屏幕上看過,直到親眼看見,親眼看見了自己身邊人正在經歷的東西,才有一種細密的冷意從腳底滲出。
她們不是沒看見網絡上關于傅祈的謠言。
但人言終究可畏,她們即使知道關于傅祈的真相,知道傅祈其實人挺好的,知道他并非像網絡上說的那般不堪,但她們敢澄清嗎?
她們不敢。
膽小怕事不愿給自己招惹麻煩,是人之常情,是人之本性,她們的輕易發聲,也許帶來的不是正能量。
也許帶來的是鋪天蓋地的謾罵侮辱。
以及陰陽怪氣的嘲諷。
他們會說——
“博主收了多少錢?這種話都說的出來。”
“跟傅祈一個媽生的吧。”
“滾筒洗衣機啊,你洗任你洗,反正傅祈就是垃圾。”
“傅祈垃圾+1”
“傅祈垃圾+1”
“傅祈垃圾+10086”
……
……
到時候的事情可能會往更不可控的方向發展。
油漆洗不掉,她們就直接把桌子扔了,扔桌子的時候校門口還圍聚著一堆虎視眈眈的女生,兇巴巴的抄著手,盯著她們。
而這個時候。
她們便難得硬氣了一回,桌子“砰”的砸到地上,沉悶的聲音過后,便迎來了成功的破碎。
“你們瞎的?這里是什么地方你們看不見?華一附中好歹也是國家重點高中,是你們想進就進的地方嗎?”
“我們辛辛苦苦考上華一附中,就是為了離你們這種傻逼遠一點,華一附中你們考不進來,那你們就不配通過任何其他途徑進來!華一附中你們不配進,華一附中的人你們更不配欺負!”
“你們一個個是不是腦子都跟你胎盤一起被丟了,在網絡上聽風就是雨,你們知道什么啊你們知道,你們知道的就是一切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