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個死丫頭,你敢學你姑,丟下爹媽跑香港去,我非打斷你的腿。”
“誰說我要跑香港去?媽,你簡直無法理喻!”
“滾去把這身花里花哨的衣服給我換了!不然晚上斷你糧,還長本事了。”
“好啦,我這就去。”
……
……
林家母女的聲音漸行漸小,不過韓春雷聽得全乎,猜出了這一家子也是有故事的人家啊。不過話又說回來,在那個特殊動蕩的年代,哪戶人家又沒點故事呢?
不過韓春雷對林曼麗的言行舉止倒是挺有感觸的,也挺有好感的,她沒有所謂的守舊陳規和暮氣沉沉。這才是改革開放號角下,新時代新青年應有的朝氣啊。
不過有點遺憾啊,光聽他們一家三口打嘴仗了,都沒機會和這位美女認識一下。總不能沖進院里找林曼麗要個微信,呃,貌似他們家連電話都沒有。但愿還有和這位林曼麗同學再次邂逅的機會吧。
韓春雷站在柜臺前,突然心生童趣,將重新放回了原位的《代數1》翻開,然后拿起鉛筆在書的扉頁上筆走龍蛇,唰唰寫了一段話……
這有點傳說中筆友的感覺啊。
寫完,合上,重新原封不動地放回了原來的地方。
隨后喊來林師傅結賬。
兩碗片兒川,不用糧票,直接結了鈔票,算下來也比在招待所吃得要便宜。
“小韓啊,剛才讓你見笑了,我這閨女打小就跟她姑一樣,出了名的讓人不省心。”林師傅收了錢,給韓春雷找了零。
韓春雷收好零錢,笑道:“年輕人都這樣,我在家也是讓我媽和我姐,簡直操老了心。”
林師傅點點頭,熱情說道:“哈哈,看你這年歲跟我家曼麗差不多大,可聊著天說著話,你咋就那么穩重成熟呢?小林啊,以后來慶春路上了,記得再來我家面館吃面。”
“一定,一定。”
韓春雷叫上了張喜祿,林師傅親自送他們出了面館,到了門口,韓春雷說道:“我們下次再來,林師傅家的面館外,肯定會掛著一個大大的招牌了!到時候就好認門了。”
林師傅連連擺手,有些緊張地說道:“不敢不敢,小本買賣,哪兒敢這么明目張膽?”
“不是敢不敢的問題,這是大勢所趨,林師傅!”
說完,韓春雷跟張喜祿離了前洋街,直奔錢塘門外大街,今天下午的任務是轉悠其他三條街的供銷社。
……
差不多在慶春路上四條街的供銷社蹲點了三天,韓春雷終于有所收獲。
這一日,韓春雷在法院路上的一家供銷社外,跟著一個拎著黑色公文包的中年男子,一路跟隨,一直到了法院路上的一家私營旅館外。
眼瞅著中年男子就要進旅館了,韓春雷疾步追上,喊道:“這位同志,請稍等一下。”
“叫我嗎?”中年男子停住了腳步,轉身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