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雷茶廠的廠房,是柴家塢村的大隊糧倉改建的,設在村北頭。
當韓春雷接到通知,飛奔趕到春雷茶廠時,五十來個平方的車間里,已經烏泱泱地站滿了人。
新任廠長韓春桃被團團圍在中間,正向眾人介紹著春雷茶廠的車間情況。
韓春雷進來時,正巧看到人群中,一個戴著眼鏡,拿著筆記本的年輕人向她提問:“韓廠長,我想請問一下,你們為什么要把折盒、分裝、整裝,這幾個環節,逐一分開來操作呢?這樣的目的是什么?能否給我們介紹一下呀?”
“當然可以!大家看到,我們的茶廠職工在裝配過程中,每個人只需專門負責其中一個環節,這個叫做流水線作業法。這套流水線作業法是我弟弟,也是春雷茶廠的創始人韓春雷首倡的。我們通過流水線作業法,不僅大大提升了職工在裝配過程中的工作效率,也大大降低了他們在裝配過程中的致錯率……”
韓春桃語速輕緩,口齒伶俐,邊上參觀車間的眾人聽得清清楚楚。
他們聽后不迭點頭,紛紛不吝言辭地稱贊起這流水線作業法的高明之處。
韓春雷見狀,忍不住汗顏,拿來主義怎么就變成了首倡了呢?
要溯源的話,人家老外亨利福特早在一百多年前就提出流水線裝配工藝了。
這時,又有參觀團的人向韓春桃提問:“韓廠長,我很好奇,你們為什么要分裝兩種不同產地的龍井茶呢?我們杭州的西湖龍井,不是更出名嗎?”
“這主要是跟廣東人喝茶的習慣有關。得益于我們駐外辦事處的同事們,在深圳市場中不斷實踐和調研,得出了很多寶貴的經驗和結論……”
韓春桃應答得體,引得參觀團們交口稱贊。
從今天的參觀大家可以看出,柴家塢春雷茶廠從貨源、裝配到運輸、銷售都已經很成熟了,走出了一條屬于他們柴家塢自己的一體化模式。
有這么一個社隊企業在村里運轉著,柴家塢村民們未來的生活,肯定是有保障的。
對于柴家塢,他們是發自內心的艷羨。
韓春桃繼續帶著參觀團的人,穿梭在在車間流水線上的各個操作臺上。
……
韓春雷走近人群,很快就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縣革委會的副主任——付年生。
而此時,付年生也發現了韓春雷進來,他沖韓春雷招了招手,然后走了過去,伸出手來,笑道:“哈哈哈,正主終于出現了!”
韓春雷趕緊握手,朗聲道:“歡迎付主任來我們柴家塢。”
“春雷同志,我這次專程過來,除了探望你之外,還帶了我們縣其他公社的同志,來你們柴家塢學習寶貴經驗。”
付年生握完手后,抬手指了指身邊一同隨行的參觀團,道,“今天大家參觀了你們的茶廠,都很是大開眼界啊。干凈明亮的廠房,科學的流水線作業,還有精神面貌煥然一新的茶廠職工,都讓人嘆為觀止。一個社隊茶廠,不僅解決了部分村民們吃飯穿衣的問題,未來還將要帶動著全村一起致富。哈哈哈,你們柴家塢,給長河公社,不,給我們全縣都開了一個改革開放的好頭啊!”
韓春雷被付年生奶得有些不好意思了,他趕緊指了指人群外的韓占奎,介紹道:“付主任,春雷茶廠能發展至今,離不開我們老支書的領導和支持。”
(本章未完,請翻頁)
韓占奎唰的一下,老臉通紅。
付年生笑意盈盈地走過去,與他握手道:“是的,柴家塢前有長河公社第一工程隊,后有春雷茶廠,韓支書你功不可沒。”
“哪有啥功不功的,想盡一切辦法,讓我們村的人都能吃飽飯,穿暖衣,是我一個村支書,老黨員該干的事啊。”
韓占奎說話之時身子微顫,明顯內心充滿了激動。
這番話一落地,付年生也禁不住動容起來,:“老支書,你說的太好了,讓村民吃飽飯穿暖衣,就是我們一個**員應該干的事!”
在付年生的右手邊,站著的是長河公社的革委會主任徐秉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