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所有人的共識。
聽完雄哥的話,韓春雷也是頗為意外。
在他的印象里,中國的股市不是從九十年代才開始的嗎?
這會兒是一九八三年,怎么就出來股票了呢?
于是他又問起阿雄,這支寶安縣聯合投資公司發行的股票的具體情況。
阿雄講,聯合投資公司發行的這個股票,每股定價人民幣10元,政府還重點宣傳: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盈利分紅。
韓春雷聽完之后,細細一琢磨,很快就明白過來了。
這支所謂的股票,其實并不像后世股市里所見的股票,更像是理財產品。因為眾所周知,股票是有風險的,而政府對這支股票的理念,更像是生息理財。
如果要說唯一存在的風險,那就是政府破產。不然的話,幾乎是零風險。
這么做的目的,韓春雷大概其也能理解,他們應該是想把老百姓手里的閑散資金聚集起來,然后投入到寶安縣的各種各樣建設中,從而進一步加快特區的發展吧?畢竟如今的特區,百廢待興,在資金方面,肯定是短缺的。
至于回報率具體有多少,韓春雷不得而知,但單單是從投資風險角度來看,手上有閑散資金的話,的確值得搞。
隨即,他對阿雄道:“雄哥,我覺得可以搞!”
阿雄一聽韓春雷都這么說了,心里頓時踏實,喜道:“那我也買點?”
(本章未完,請翻頁)
韓春雷道:“你要有閑錢,確實可以買點,就當是理財了。雄哥,回頭你也幫我買三千股,我明天就給你匯款!”
“咳咳咳……多少?”阿雄在電話那頭一陣猛咳。
韓春雷道:“三千股啊。”
阿雄確認道:“三千股就是三萬塊啊,大佬!”
韓春雷嗯了一聲,道:“我前些日子承包茶廠和追加投資,差不多花了三萬五千塊。目前手上可自由調度的現金,就剩三萬左右了,不然可以再多買點這股票。”
阿雄苦笑連連道:“大佬,我的意思是,你怎么買那么多?”
韓春雷這才反應過來,哈哈一下笑,道:“因為特區在建設,寶安在發展,看漲。”
阿雄:“點解?”
韓春雷解釋道:“這個股票,呃…情況特殊,你就當是政府跟我們老百姓帶息借錢,你還怕政府跑了啊?”
阿雄不迭道:“這天下都是他們的,我怎么會怕他們跑?”
韓春雷道:“那不就是了嘛!政府今后有錢了,就不一定會再派這種利市了。。”
阿雄腦子這會兒也清醒了,道:“那我多買點,讓阿紅也買點。”
韓春雷嗯了一聲,道:“這種機會,還是比較難得的,政府不是說了嗎?入股自愿、退股自由、保本付息、盈利分紅……最差最差的結果就是白折騰一回,蝕不了本錢!”
“好嘞。”
“我明天就匯款,雄哥記得幫我買三千股!”
“放心,忘不了!”
*****
作者的話:
文中提到的這支股票,我簡單交代一下當時的社會背景:
1982年,深圳寶安縣重新建縣,資金短缺,百業待興。縣委、縣政府“一班人”決定成立一家公司,把農民手上的閑散資金聚集起來。
11月,縣政府發出75號文件,批準成立寶安縣聯合投資公司,并把當時在縣政府辦公室當副主任的曾漢雄調來執掌公司帥印。縣委明確表態,只給政策不給錢。曾漢雄從香港親友中取來股票樣板,請有關人員設計了新中國第一張股票。
1983年7月8日,新中國第一張股票由深圳寶安縣聯合投資公司向社會公開發行。
次年,寶安縣聯合投資公司獲純利17萬元,購買股票者首次分得紅利。
其中福永區鳳凰鄉農民文富祥購買1000股股票,分得紅利100元,股息48元。
這支股票,就是在深交所上市的中國寶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深寶安的前身。
1983年誕生的深寶安,是新中國最早出現的股票,不過那是以縣政府的名義發行的,還算是“試驗票”,所以韓春雷將它理解成理財產品,也是可以的。
而中國正式發行的“第一股”,應該是1984年的“飛樂”股。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