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思齊在街邊站了一會,然后邁步朝電車站走去。
一路上,望著車窗外繁花似錦的租界風光,回想起閘北福熙路破敗的樣子,徐思齊心里不禁感慨萬千。
租界的繁榮,更加映襯著閘北的蕭條。
問題是,兩個地區幾乎是近在咫尺,只隔著一條蘇州河……
到了福煦路,徐思齊下了車,沿街慢慢的走著,附近的小街小巷都暗暗記在心里。
一個外鄉人到了陌生的城市,首先要盡快熟悉這里的一切,尤其是自己居住的街區。
“看報了看報了,蔣委園長在南昌行營發表演說……”一個十六七歲的少年抱著一摞報紙,不停向路過的行人兜售著報紙。
“給我一份世界報。”
“兩毛錢一份,您拿好……”
回到家里,徐思齊展開報紙,報紙頭版是一行粗體字:蔣委園長在南昌行營發表演說《新生活運動之要義》。
徐思文看都不看,直接翻到廣告版,把每條廣告都認真看了一遍,最后輕輕的嘆了一口氣,把報紙放在一邊。
他悶坐了一會,百無聊賴的重新拿起報紙,一目十行那段演說,嘴里也輕輕讀了出來:“我們要改革社會,要復興一個國家和民族,不是用武力能成功的,要如何才可以成功呢?簡單的講,第一就是要使一般國民具備國民道德,第二就是要使一般國民具備國民知識。道德愈高知識愈好的國民,就愈容易使社會一天比一天有進步,愈容易復興他們的國家和民族!”
“不使用武力,闖進家里的強盜難道會主動離開?”對這樣的想法,徐思齊有些不以為然。
“篤篤!”
門外傳來了敲門聲。
徐思齊放下手里的報紙,起身來到門口,伸手打開房門,門外站這一個身體壯實的年輕人。
看到開門的是徐思齊,年輕人愣了一瞬,問道:“你是誰?”
“你找誰?”徐思齊反問了一句。
“我找鄭重。”
“他不在,你有什么事兒,我可以代為轉達,哦,我是鄭重的同學,我姓徐。”
“你就說,碼頭的阿原來過了。”
“碼頭的阿原……好,我記下了,還有別的嗎?”
“沒了,謝謝。”
說完這句話,阿原轉身走了。
一個小時之后,一個小伙計模樣的人推著一輛板車,送來了包括被褥在內的一些生活必需品。
歸置完這些東西,徐思齊又把屋子徹底打掃了一遍,然后把新生活運動的主要內容從報紙上剪下來,貼在了墻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