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路是大馬路的正式名稱,當年英法聯軍打贏了鴉片戰爭,為了紀念《南京條約》給本國帶來的巨大利益,英租界把大馬路命名為南京路。
只不過,沒人理會所謂的正式名稱,老百姓還是習慣以前的叫法,像大馬路、二馬路、三馬路、四馬路,五馬路、六馬路等等。
眾口傳頌的十里洋場,其實就是泛指大馬路一帶。
先施、永安、新新、大新,上海最大的四家百貨公司,全部坐落于大馬路。
其他著名的商號也不少,中國國貨公司、老德記、屈臣氏、老鳳祥、亨達利、張小泉、茂昌、邵萬生等等,各種特色店不下近百家。
鱗次櫛比的商號中,還有一處保存完好的五圣廟,對面就是一壺春茶樓。
此時,一群衣冠楚楚的外國人,在記者們咔嚓咔嚓按動照相機快門的聲音中,沿著馬路慢慢的走著。
為首者是一個五十歲左右的男子,留著醒目的絡腮胡子,鼻梁上架著金絲眼鏡,手上還拿著一根金光閃閃的文明棍,神態顯得非常傲慢。
他就是埃德里奇爵士,今天國聯觀察團一行,在租界工部局官員的陪同,特意來感受一下租界的繁榮。
一旁的外籍記者問道:“埃德里奇爵士,請問,您對上海的印象如何?”
埃德里奇略一思索,說道:“我認為,上海的現代化程度,甚至比倫敦還要先進。所以,我還是要強調,英法租界存在的價值和意義,我們帶來了文明和先進的管理模式,在某種程度上,推動了上海的經濟發展。各位不妨試想一下,如果上海沒有英法租界,還會是今天這個樣子嗎?”
記者繼續問道:“在東北問題上,您似乎與國民正府的意見相悖,這是不是意味著,您支持所謂的滿洲國?”
“記者先生,請把所謂兩個字去掉,你難得不覺得,滿洲國已經是一個既成事實了嗎?”
“請問,這是您的個人意見,還是國聯的意見?”
“額、暫時是我個人的意見……”
談談說說,一行人來到了五圣廟附近。
“那是一家古玩店嗎?”埃德里奇舉起金燦燦的文明棍,點指著五圣廟方向。
陪同人員解釋著說道:“那不是古玩店,而是一座廟。”
“哦,我懂了,這里是神職人員居住的場所,就像是嫉妒教堂一樣。”
“不不不,您理解錯了。根據中國神話傳說,五圣廟供奉的并不是神,而是五個罪大惡極的壞人。”
“為什么要供奉壞人?”
“這個、具體原因我也不是很清楚……”
埃德里奇對五圣廟很感興趣,興致勃勃要去參觀一下五個壞人神像。
街邊停著一輛福特轎車,車里坐著的是徐思齊,聽說國聯觀察團參觀大馬路,他特意開車趕了過來。
為了確保國聯觀察團的安全,大馬路附近遍布便衣巡捕,制服巡捕基本上十分鐘巡視一次,徐思齊身為華捕探長,當然也要做做樣子才行。
見觀察團進了五圣廟,徐思齊點燃一支香煙,習慣性四處看了看,剛好看見方永巖進了一壺春茶樓。
“他怎么到這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