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倉永坐下來,回身向來時的路張望。
小伙計一邊收拾桌子,一邊搭著話說道:“倉永先生,怎么就您一個人?倉永太太沒來呀?”
“就來、就來。”倉永回答道。
眼見倉永要的陽春面都上來了了,顧傾城等的有些心焦,站起身向灶臺看了一眼,問道:“老板,我們要的蔥油拌面好了沒有?”
老板忙著給客人結賬,沒聽到顧傾城的問話。
倉永微笑著說道:“蔥油拌面工序復雜,自然是要慢一些,中國有句諺語說的好,好晚不怕飯。小姐,你要耐心一點。”
“什么好晚不怕飯?”顧傾城一時沒反應過來。
徐思齊笑了笑:“老先生,你說錯了,不是好晚不怕飯,是好飯不怕晚。”
他怕倉永聽不懂,特意用日語重復了一遍“好飯不怕晚”這句話。
倉永先是一愣,隨即哈哈大笑,連聲說道:“見笑了見笑了,多謝先生指教。”
徐思齊說道:“小事情,不用客氣。”
“蔥油拌面來嘍~”
小伙計快步走過來,把一碗蔥油拌面和一個空碗放在桌子。
顧傾城拿起筷子,往空碗里撥了幾根面條。
徐思齊說道:“你就吃這么一點?”
“每樣吃一點,就不會撐到。”顧傾城笑著說道。
兩人說著話,一個身穿百花和服的女人走過來,徑直來到倉永面前,躬身說道:“倉永君,讓您就等了。”
倉永點了點頭:“坐吧,吃完了面,陪我到外灘散散步。”
“是。”
女人坐下來,拿起筷子開始吃面。
小伙計殷勤的打著招呼:“倉永太太,您來了。”
女人微微一笑,禮貌的額首致意。
街上忽然起了一陣紛亂,六個身穿傳統武士服、走路搖搖晃晃的家伙,在熙熙攘攘的街上橫沖直撞。
看他們的年齡,差不多都在四十歲左右,每個人的腰間,都別著一長一短兩把東洋刀。
身為租界的華捕探長,徐思齊自然是知道,這些四處惹是生非的家伙,都是居無定所的日本浪人。
德川幕府時代,日本仿效中國唐代社會制度,將社會等級依次劃分為:士、農、工、商。
士,指的就是武士。
武士屬于統治階級,農、工、商屬于平民階層,兩者之間等級森嚴,從平民到武士,是一道不可逾越的鴻溝。
只可惜,好景不長,明治維新期間,武士階層被剝奪了特.權。
武士因此淪為無產者,只能去做一些粗重的工作,久而久之,催生出了一個龐大而又特殊的群體——日本浪人。
九一八事變后,日本軍方意識到,這些在國內偷雞摸狗的浪人,若是弄到中國來,反而能發揮意想不到的作用。
于是,短短數年間,在日本軍方的安排下,大批日本浪人來到了中國。
上海作為國際化大都市,是外國人的首選之地。
到了上海之后,這些浪人忽然發現一個現象,絕大多數中國人不敢招惹日本人,哪怕是一個窮困潦倒的浪人。
于是,這些家伙原形畢露,坑蒙拐騙打架傷人,幾乎是無惡不作。
即使在日本國內,他們也是一群神憎鬼厭的無賴。
巡捕房也沒有太好的辦法,這些日本無賴犯的都是小案子,即便是抓了,最多關押十天半月。
況且,受害者很少有去巡捕房報案,主要是擔心事后遭到報復。
剛剛這六名日本浪人,算是最為臭名昭著的一個小團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