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是出身的緣故,這位鈕祜祿貴妃脾性甚烈,誰也瞧不上眼,便是在皇上面前也敢出言不遜。
正是這樣的性子,皇帝并不喜這位貴妃,不過是看在其出身,念其親姐姐乃孝昭皇后的份上,才禮遇她幾分。
鈕祜祿貴妃在如此情況下仍能誕下一子,實數幸運。
找上這樣一個人是冒險的,但英珠正是瞧中了對方的性子,這才選擇了此人。
但要想接近貴妃,憑她一個小小貴人是很難辦到的。
說不得就要用些心思。
寧韻嘟囔著,“我覺得你還是找個機會向德妃賠罪吧,讓人家大人大量饒了你,啊不,是原諒原主的口無遮攔,憑德妃的身份肯定是不屑和你計較的,沒了德妃的壓制,你才有機會再次得寵,死要面子活受罪可不是事兒哈。”
英珠搖晃著繡著小蝶的團扇,懶懶地倚靠在臨窗的榻上,望著窗外正晃人眼的春光,“不是面子的事兒,別看德妃為人和善,其實最是小心眼,別的事兒還好說,偏偏那話是德妃心里頭的刺,無論賠多少次罪都沒用。”
這只是其一。
其二,德妃膝下的四阿哥曾養在孝懿皇后膝下,孝懿皇后逝后,四阿哥自然又回到了德妃膝下。
當年孝懿皇后養著四阿哥的時候,還是德嬪的烏雅氏沒少去翊坤宮偷偷攔四阿哥。
孝懿皇后發現了,因此防德妃防的緊,不再讓德妃靠近翊坤宮。
這事兒算是人之常情,畢竟是德妃身上掉下來的肉。
但她不論什么人之常情,且不說這本就是規矩,再有,德妃去看四阿哥沒什么,如此偷偷摸摸,甚至私底下跟四阿哥說那些不該說的事兒,這就不能忍了。
孝懿皇后深恨德妃,她自然對表面寬厚的德妃更無好感。
若是德妃只一心為了見四阿哥還好,她最多就是不滿德妃挑撥四阿哥與孝懿皇后的關系。
但德妃背后總做出一副思念兒子的傷心樣,以此博得皇帝的憐惜,害的孝懿皇后被皇帝責怪,暗自垂淚,這更加深了她對德妃的惡感。
何況,后來的烏雅氏又有了六阿哥,待四阿哥就不如從前了。
那時候四阿哥已經懂事了,心里面知曉了誰是他的親額娘,不敢在孝懿皇后面前露出來,只好偷偷傷心,她瞞著孝懿皇后安慰四阿哥,對德妃更添了一層埋怨。
在她心里,德妃表面寬厚良善,內里再是涼薄不過。
但她也理解,這后宮之人有幾個不涼薄?不過是裝的好與裝的不好的區別。
她只是不喜德妃這個人,不愿向此人低頭。
寧韻不明所以,“不就是說了她一句包衣出身嗎?這不是事實?值當她如此小題大做,記恨這么久嗎?”
沒錯,當初的喜塔臘貴人就是背地里說了句“那烏雅氏不過一介包衣出身,憑什么得到皇上的恩寵,身居妃位”,從而被聽到的德妃暗恨在心。
德妃烏雅氏原是孝懿皇后身邊伺候的宮女,后被皇帝看重,封了答應,這才有了后來的德妃。
喜塔臘貴人經大選進宮,自是瞧不起這類靠爬床上位的嬪妃,又兼嘴巴壞了點兒,口無遮攔,就這般當著某位同品級小主的面兒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