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珠恍悟。
原來當初不是孝懿皇后要她做皇上的女人,而是皇上。
但即便當初知道,她怕是也不會答應。
畢竟當時的她對皇上并無好感。
她也不愿成為第二個德妃,讓孝懿皇后傷心。
“皇上是九五之尊,如何會對一個奴才動心?”英珠垂眸,語氣平靜。
康熙沉默。
的確,若當初她跟了自己,自己也不會如現在這般待她。
怕也是像對待一個有趣的物件,喜歡一陣也就拋下了。
即便后來她追隨佟佳氏而去,他也只是有些許遺憾,震驚,并無多少難過。
說到底,他只是不甘心。
而真正對她動心,卻是她成為了喜塔臘氏。
既如此,又何必提當初?
他真正喜歡的不是那個平平無奇的宮女英珠,而是后來的瑚圖玲阿。
“那瑚圖玲阿的心中可曾有朕?”康熙盯著她,等著她的回答。
英珠沉默片刻,道:“皇上是臣妾的天,是臣妾孩子的阿瑪,臣妾也感激皇上的厚愛。”
聽到此,康熙不禁黯然,也仿佛在預料之中。
他搖頭,“你這個女人,當真心硬如鐵。”
英珠喉嚨一哽,又道:“臣妾舍不得皇上。”
即便他有許多女人。
但那都過去了。
此時此刻,她又何必再隱瞞自己的心情?
康熙眼睛一亮,嘴角露出笑容,良久,他嘆了口氣,“朕多想帶你一同離開,可惜,朕希望這孩子能平平安安出生。
若有來世,朕還要把你困在身邊,做朕的女人。”
……
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三日,康熙崩于暢春園清溪書屋。
臨終前留下遺詔,立十五貝勒胤禑為儲君,于靈前繼位。
英珠昏迷了半日,醒來后神色木然地送走了先帝,之后就回到了永壽宮安胎,不見旁人。
康熙駕崩,英珠固然傷心,但她還有腹中的孩子,不可傷心太過,日日召太醫前來診脈。
新帝登基,年號德祐,為避新帝忌諱,其余諸兄弟皆改名字的第一個字為允。
封九貝勒、十貝勒和十三阿哥為親王。
令大臣馬齊,雍親王允禛,敦親王允礻我和怡親王允祥為總理事務王大臣。
尊英珠為仁慈皇太后。
大將軍王允禎尚在西北領兵,得到消息趕回京城,卻只見到已成為新帝的胤禑,自是悲憤不平,鬧了一場。
新帝以對新帝不敬的罪名革去其固山貝子的爵位,奪去西北兵權,令其于壽皇殿為先帝守靈。
先帝的嬪妃也都封了太妃太嬪,或搬出了宮,或挪去了壽康宮和寧壽宮兩處居住。
英珠身為太后,自是搬入了慈寧宮。
小兒子允祄日日來陪伴,還有幾個孫兒孫女,英珠的心情漸漸恢復。
隨著天氣漸暖,前朝和西北漸漸安穩,八貝勒雖不安分,但不成氣候。
英珠的肚子也越來越大,終于到了分娩之時。
許是年紀大了,此次分娩格外漫長,也十分痛苦。
太醫雖盡力而為,但英珠還是遭遇了難產。
一天一夜后,英珠生下了先帝的最后一位公主。
但她終究沒能熬過去。
當日,仁慈皇太后崩,謚曰孝嘉仁皇后,與先帝合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