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是想明白了,我老韓家但凡有什么好處,都會給長子長孫,我要想不為人欺,就必需自己出人頭地,”韓謙不動聲色的跟馮翊販賣心靈雞湯道,“殿下現在小小年紀都已經獨掌一軍,他日境遇再差,也能像信王那般出藩,獨鎮一方,我們此時盡力替殿下辦事,日后定不了我們的好處。”
“……”馮翊深以為然的點點頭,決定自力更生,熱切的跟韓謙討主意,“我這邊將人手拉出來,新立一家貨棧,你說設于何處為好?”
“我家在靠山巷有一棟院子挨著石塘河,有什么貨物用船從城外經秋浦河運進城也方便!”韓謙說道,“你將人手拉出來,要是暫時缺安置錢款,我這邊還有二十餅金子,你先拿去用。”
馮翊與孔熙榮出手是綽闊,但也正是如此,他們手里存不下錢物,通常是手里有多少錢物,都會在最短的時間內揮霍一空。
“這怎么成?我找熙榮另外想辦法。”馮翊也不想讓韓謙看輕了,說道。
“殿下交待我辦事,私下拿了一百餅金子給我,這是殿下的錢,”韓謙知道馮翊表現出越能辦事的樣子,馮家才越不會約束他,說道,“貨棧不能盈利則罷,月底要有盈利,你從里面撥回一半給我。”
李知誥說是會讓軍府倉曹拔一百萬錢給韓謙先將事情做起來,韓謙也相信李知誥會說到做到,但要將一個真正行之有效的情報體系,在短時間內全面鋪開,絕非一百萬錢能辦得到的。
這段時間,韓謙私底也攢下二百多萬錢,唯今之計,只能將這筆錢物拿出來先墊進去。
此外,這段時間他也不動聲色的將烏梨巷、蘭亭巷以及靠山巷臨近石塘河的六棟規模不小的院子都買了下來,這時候也能派上用場。
將靠山巷臨河的兩棟院子拿出來建貨棧,無論是貨棧的人手還是進出的貨物,都將置在他的監視之下。
同時,他也能依托改建貨棧、上貨碼頭的機會,將臨近的四棟院子進行徹底的改造,以作為秘曹左司在城內的主要基地使用。
“嗒嗒嗒!”
這時候樓外想起一陣急促的馬蹄聲,韓謙朝窗外看去,就見有一票人馬,大約有四五十人左右,皆剽悍健勇,身背大弓、腰利刃,從西邊的大街策馬馳來。
“哈,你們老韓家這下子熱鬧了。”馮翊探頭看到這群人在茶樓對面的韓記銅器鋪停下來,韓端臉色陰沉的從鋪子里面走出來,朝韓謙聳肩笑道。
馮翊也是祖籍宣州,韓文煥在金陵任兵部侍郎,韓鈞、韓端都在金陵住過相當長的時間,馮翊也都認得。
這時候看到韓端又調來四五十名好手,自然猜這是為昨日事針對韓謙而來。
韓謙從這一幕之中,所能看到的消息比馮翊要更多。
即便這四五十人都是老宅的家兵,但沒有正式的官方身份跟調函,四五十人公然攜兵械刀弓結隊進城,真當四城守衛及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巡兵是擺飾?
范錫程、林海崢、范大黑、趙闊以及趙無忌等人,跟在韓謙身邊,能攜兵甲進出,也是借用侯府侍衛的身份,其他家兵子弟則是城內、城外各備一套兵械,是不可能公然攜兵械進出城門的。
老韓家的家兵目前都主要隨大伯韓道銘駐扎在池州,有池州州兵的身份,但作為州兵,更不可能這么多人一起隨意進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