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把猛擲下來,先是墻根溝槽內的柚洞被引燃一圈,接著一桶桶桐油照著云梯下聚集的將卒當頭澆灌下來,一捆捆被引燒的柴禾從城來拋擲出來,大部分人被燒得嗷嗷直叫,被迫后撤,十數名已經勇猛沖上護墻的將卒,卻陷入孤不敵眾的困境,殺死對方三五人,渾身便被雜亂捅刺過來的長矛鐵槍刺出一個個血窟窿。
最后十數具尸體,衣甲都被扒得精光,記功的左耳被割下后,就被拋出城外。
楊雄這時候也頓感棘手,都沒有沖上土城墻頭內,加上被澆油燒傷的,他已經損失近三十名精銳戰力,這顯然遠遠超過他的預料。
這樣的話,已經叫他肉疼。
韓謙一臉冷峻的站在護墻內,盯著在東南角江岸聚集的梁軍,一言不發。
他們剛才也有十二人傷亡,主要是奴兵與上屋助戰的民夫,圍攻沖上墻頭的梁軍精銳時,手忙腳亂,沒有什么章法,被砍死砍傷。
死傷就要給予撫恤,加上抵擋梁軍第一波進攻,就燒得五十桶桐油,這都叫韓謙心痛不已——這些桐油是從敘州運來的物資,是抵算到左司名下的,不知道辦事嚴苛的沈漾,事后會不會同意他從戰事開銷里抵扣。
要不然,多打幾仗,左司的窟窿就要破天了。
韓謙摒棄這些胡思亂想,安排人將戰死的四名民夫尸首送入一間空房里進行安置,以免死尸刺激到其他人的眼球,會打擊到士氣。
八名傷者情況倒不嚴重,送到下面的場地里進行清創救治。
田城這時候在屋頂來回走動,剛才倉促接戰的情形,他都看在眼里,此時大聲喝斥著提醒奴兵注意穩住陣形,握緊手里的長矛,對著來敵捅刺便可,又揮舞刀鞘,狠狠的抽打三名在接敵因恐懼會轉身的奴兵、民夫,喝斥他們貼墻而站,準備直面下波沖上墻來的梁軍。
奚昌、奚發兒在奚氏族人里,與奚荏的關系比較近,因此才被韓謙挑選出來統領奴兵,但奚氏族兵被馮昌裕擊潰投降后,奚昌僅僅是小頭目才逃過一劫,對領兵打仗也僅知皮毛。
不過奚昌與其子奚發兒作戰卻很勇猛,這點在韓謙看來也是足夠了,甚至額外派出幾名精銳斥候跟隨在他們身后,以防有失。
韓謙依舊不忘鼓動更多的民夫登上屋頂助戰,那四名不幸戰死的民夫,也當即找到同寨的,直接咬牙拿出四十餅金子當作撫恤發放下去。
雖然第一時間守軍顯得很慌亂,但氣勢洶洶的梁軍竟然如此就被輕易擊潰,也叫很多人隨之心動起來。
山寨民夫很多人并非是毫無見識、閉塞山野的老農,他們要么是歷次鄧襄戰事中敗逃入山的潰兵,要么是潰兵子弟,大多數都粗習拳腳功夫,論個人素質,甚至都要絕大多數的奴兵要強。
畢竟奚氏族人這些年被贖賣各地,是真正受到慘烈奴役的,一個半月的編訓,還不足以將他們的身體養得壯實。
滄浪城里所儲備的長矛、木盾數量倒是充足,當下便又有百余人站出來。
這時候山寨里一些領頭的民夫也站出來,帶著各自山寨的人手,就顯得井然有序多了;進退間,甚至比奚昌、奚發兒父子所領的奴兵都要訓練有素。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