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悉人心與事物的奧秘。
什么君子坐不垂堂,不立危墻之下,韓謙是不屑一顧的。
韓謙他也怕死,而且怕得很,但這一年多來他最大的感悟,就是越怕死越死得快。就三皇子楊元溥而言,他此時有什么不立危墻之下的資格?
不過,眼下韓謙并不想跟沈漾起分歧,便跟三皇子說道:“此時西線守備殘缺,鐵鱷嶺甚至連座完整的軍寨都沒有,殿下欲往,叫敵軍得知消息,恐怕會加倍進攻鐵鱷嶺。殿下在襄州稍安勿躁,我每日詳細寫下軍情,派人送入襄州城中,殿下一樣能及時掌握西線每天戰事詳盡的進展——待西線戰事稍稍緩和些,殿下再過來激勵士氣為好!到時候殿下訓練的侍衛親兵,也可以上陣見一見血。”
“侍衛營我已經操訓一個多月,大家都說好,但正如韓師所說,沒有上戰場見血,到底好不好,也不能全憑他人空口所說。”楊元溥知道難以事事如意,勉為其難的點頭答應,不無惋惜的說道。
韓謙看了沈漾一眼,見沈漾眼神頗為堅決,心想怕是難勸服這倔強小老頭。
沈漾卻不會韓謙在這事讓步,就不會得寸進尺,繼續說道:“殿下欲知西線更詳細的情況,還有一個辦法,那就是李參軍可以隨韓謙去滄浪城,代殿下巡兵。”
韓謙就頭頓時就大了三分,沒想到沈漾竟然想出這樣的主意!
郭亮已經桀驁不馴,李知誥或能勉強壓制住他,但沈漾此時還要將事事看他不順眼的李沖派過去,這不是給他們添堵嗎?
“李沖留在襄州城有用。”楊元溥也第一時間就想否決沈漾的建議。
“錄事參軍總錄諸曹文簿,有彈舉軍中善惡之職,殿下要是不想用他,那就寫函遞給樞密院,撤換他人擔當此職!”沈漾堅持說道。
沈漾怕三皇子遇險,阻止他去西線巡兵,但龍雀軍增援襄州的兵力,有四分之三集結于西線,加上這次將有大批的糧秣物資運往滄浪城集結中轉,照規矩必需派人過去監察。
沈漾并沒有跟韓謙過不去的意思,甚至知道韓謙的能力之強,是龍雀軍能走到今天的一個關鍵因素,但法度始終是法度。
沈漾對韓謙寄望甚高,希望他能真正成為匡扶大楚社稷的一代名臣,而不希望看到他權勢滋長失去控制,最終成為禍亂天下的權臣。
郭榮作為監軍使,理應留在三皇子及他這邊,監察龍雀軍的整體運轉,而具體到諸都、諸曹監察軍務運轉,則是錄事參軍的職責。
韓謙不想李沖過去,李沖他自己還不愿意過去的。
侍衛營的指揮權被剝奪后,李沖身邊甚至連個能信任的扈衛都沒有,他沒事跟著韓謙到滄浪城受虐去?
韓謙暗感當初推沈漾到三皇子身邊主事,真是作繭自縛,但可惜當時除沈漾之外,他與李知誥沒有其他選擇。
見沈漾態度如此強硬,并無回旋的余旋,韓謙只能硬著頭皮應承下來,反過來勸三皇子聽從沈漾的建議,說道:“沈漾先生此言有理——滄浪城、鐵鱷嶺的軍功,也需要殿下派人核驗,才合規矩。”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