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漾也不得不承認,在當前這種情況之下,殿下將韓謙調到身邊謀事,其實并沒有太大的突兀,但他心里想的則是,殿下對韓謙的顧忌,要是沒有那么深的話,韓謙實際是比李知誥更適合到金陵城下擔當攻城的主將。
當然,沈漾倒也沒覺得由李知誥來指揮最后的攻城戰,就有多少不妥,這時候自然也不會啃聲說什么。
小廳里的氣氛多少有些微妙而壓抑,但沈漾、鄭榆等人乃至韓道銘都沒有要站出來勸阻韓謙的意思,似乎覺得這樣的安排才是正常,楊元溥也是暗地里松了一口氣,手按住長案,看向韓謙說道:“我確實需要韓師能留在身邊謀事,我的信心才能更堅定一些,但即便攻陷金陵,很多事情都一團亂麻,百廢待興,還需要韓師能留在京中輔佐于我……”
韓謙暗想他這時候堅持說要回敘州繼續守孝的事,多少顯得有些鬧脾氣吧?再說了,楊元溥哪怕是做給別人看,也會對他提出挽留。
不管怎么說,也得將“三請三辭”這一套走完了,才合乎于禮啊。
韓謙心里罵了句買買匹,這時候按下這點不提,不肯定也不否定,一切等攻打下金陵再說。
接下來便要討論他離開之后,廣德軍制置使府新的安排。
這是新插進來的議題,又是必須要第一時間解決好的議題。
楊元溥自然是先詢問韓謙的意見。
韓謙也不想顯現出失落感或有怨氣的樣子,朝李普看去,拱手問道:“李侯爺可愿多承擔些辛苦?”
李普乃是廣德軍制置副使,他留在繁昌城,理所當然便該由李普全面主持廣德軍使置使府的事務。
見韓謙將球踢到他這里來,李普連連擺手道:
“我時時刻刻都想著能在殿下身邊任事,這次我也不打算回去了!”
殿下昨日在城外流露出那個意思之后,李普昨天夜里翻來覆去沒有睡踏實。
除了猜不透韓謙的反應之外,同時也在考慮韓謙要是同意放棄對廣德軍制置使府的控制,留在楊元溥的身邊,他該何去何從?
凌晨時實在睡不著,也下不了決心,李普跑去找文瑞臨問策。
文瑞臨則建議只要韓謙能識時務,辭去廣德軍制置使一職,他也應該辭去廣德軍制置副使一職,留在楊元溥的身邊。
說通了道理其實很簡單。
不要說沿江招討軍、江西招討軍了,左右廣德軍的主要駐地,距離繁昌城最多也就一百多里。
這么近的距離,快馬一天能走個來回。
這也就是說,韓謙交權之后,三路兵馬都將處于楊元溥的直接節制之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