殷鵬想象中不出,當東梁軍這個冬季,在潁水東岸的冰天雪地里,遭遇到陣列里裝備用輕便戰車拖拽就能迅速移動的簧臂式蝎子弩、簧臂式床子弩的大梁主力作戰旅,內心將是何等的苦澀。
進入嵩山南麓與伏牛山北麓交錯的山區,看到沿途一座座新架的鐵梁橋,再聽韓道銘懷疑少年時期北上求學時走這段路的艱難,殷鵬更能深刻體會王文謙所說的攻陷關中、天下將一統于大梁的深刻含義。
并非說此時的大梁就沒有一統天下的基礎,實是關中不下,河洛的形勢太笨拙了,致使不多的兵馬需要分散到太多的方向上,幾乎每個方向上都處于被動的防御形勢之中。
唯有奪下關中,才有更廣闊的縱深腹地,才能將有限的精銳兵馬集中到有限的兩三個方向攻城略地。
年初韓謙不計傷亡的死守伊洛河口,主要也是河洛沒有留出多少縱深腹地來,虎牢關、鞏縣不守,退到偃師、洛陽,除了叫敵軍在伊洛河站住腳是一方面,更主要的是河洛的農耕生產將會受到毀滅性的打擊。
目前不要說河洛地區七八十萬民眾了,僅河洛駐軍、將吏及家小十數萬人,每年所需要的口糧就高達上百萬石,倘若都需要從南線通過運輸成本極高的陸路驛道運來,都極有可能將摧毀掉大梁目前岌岌可危的財政平衡。
目前雖說軍資開銷透支嚴重,但韓道銘、殷鵬他們進入伊川縣,看到伊河兩岸田畦地里的莊稼微微泛黃,再有十天半個月就將進入收割的季節,心寬了不少。
這時候更能體現年初守伊洛河口的意義了。
不僅孟津、偃師以南地區逾**百萬畝的農耕生產沒有中斷,秋糧收割之后,能在接下來一年里為河洛地產提供總計約有一千多萬石的糧食(河洛農耕種植主要是一季收成,人均占田高,但戶均產糧卻低于南方),而在推行新制之后,極大減少世家宗閥及大中地主等地方勢力居中霸占大量的資源,中樞就能通過征稅及統購等方式,從河洛地區直接籌措到逾兩百萬石的糧食,基本上能滿意河洛地區的駐軍及洛陽城市居民的糧食供給。
此外,拒敵于伊洛河口之外,使得近一百萬畝的將卒家屬配田,也趕在五月之前完成,配合兩次防守戰事的勝利,河洛軍心算是穩定下來。
更難得的是一批新的礦場工坊在伊洛河兩岸建造起來,洛陽的工礦生產目前已經大體恢復到河朔驚變之前的水平,后續需要更精細化的發展,將洛陽的工礦生產全面提升到與東湖、敘州看齊的水平,這還需要兩三年的時間。
大梁第一儲蓄局,與韓謙、與大梁的命運已經捆綁到一起,即便目前透支越嚴重,但這只是代表大家在一起捆綁得越深。
而就算不奢望一統天下,只能韓謙能穩定住當前的局勢,大梁第一儲蓄局的透支也能很快彌補上,保障各家的利益不受損。
目前最關鍵的還是內部的糧草、煤鐵等物資生產不能中斷。
只要內部的物資生產供應充足,即便從大梁第一儲蓄局支借錢款擴大軍需物資購買的方式,因為透支嚴重,耗盡大梁第一儲蓄局存儲及資本金而失效,韓謙一紙國詔,以他此時的權勢聲望,由官錢局以更廉價的方式鑄造錢幣,以及對境內的工商及農耕生產全面加征、推行更嚴格、更全面的榷賣制度,確保大梁的資源全面往軍方傾斜,也不是多困難的事情。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