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瓷,你是不是對我們媒體人有偏見?”
顧瓷輕揚眉:“怎么會?我對真正的媒體人從來都是尊敬的。”
這次南楠學精了,記者提問的全部過程都給錄了下來,只要媒體人敢發一些斷章取義的文章,她就立馬發出去。
真當她們瓷姐溫軟可欺?
顧瓷才走到媒體的視線里沒多久,網上關于她的搜索又開始多了起來。
#顧瓷耍大牌#,#顧瓷正面懟記者#
這種類似的話題開始在網上飆升。
‘她怎么一出來就上熱搜?’
‘有金主就是不一樣,連媒體都敢懟。’
‘這叫耍大牌?那些記者也不看看是什么場合,顧瓷回答私人問題才叫不知輕重。’
‘同意樓上,顧瓷做的挺對的,這宣傳會本來就是電影的,而不是她自己一個人的采訪,避開私人問題這是對電影的尊重。’
‘只有我覺得瓷姐今天也是一個亮眼的女神嗎?’
‘哇!終于不是我認為了!我女神好美!這么直又瘦的腿,啊我又可以了。’
‘樓上的,你不是一個人,瓷姐可甜可咸,你值得擁有!’
‘有哪位大佬分享一下顧瓷的手鏈和鎖骨鏈啊,好好看!’
‘都別搶,我先來,瓷姐我老婆!’
眾人看著視頻上的女人,米藕色的連體裙裝,裙擺到膝蓋上方,上面繡著仿孔府的花鳥紋樣,花鳥栩栩如生,仿佛要飛出來一樣。
為了搭配這件衣服,顧瓷還被化妝師戴上了一頂溫柔的直發,平白將她的冷淡和疏離給消減了幾分,多了些許溫柔的意思。
本就是美人胚子,在視頻中看上去,不說話的顧瓷可謂是風姿卓越,氣度不凡。
可她一說話,那股自帶的凌厲讓她變成了溫柔冢,軟刀子扎的你心口疼。
跟著劇組跑了四個城市之后,時間已經走到了電影上映的時間。
有些抵制顧瓷的人堅決聲明如果不把顧瓷的鏡頭給減掉,就堅決不會去看這部電影。
他們在網上做無畏的抵抗。
只不過,這些和其他人沒什么關系。
對這部影片感興趣的人仍舊會準時準點的去看首映。
暫時不感興趣仍舊在觀望的人等著網上的點評人寫觀后感。
綜合評價之后再決定要不要去看。
點映播放之后,便有不少點評人看完去寫觀后感。
楊悅觀影:觀看這場電影純粹是因為之前無意之間看到了王導發布的《花木蘭》mv,我本來對這種偏向于女權向的電影并不感興趣,但是看過之后,我就覺得我錯了。
首先,《花木蘭》這個大ip進行改編就十分的困難,畢竟已經出現過不少的熱門電視劇以及動漫作品,在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王導的《花木蘭》他所講述的是花木蘭戰后的事情。這讓我不禁深思,一個女人替父從軍之后,在那時候的朝堂究竟要怎樣去維護自己的地位,如果花木蘭不表明自己的身份,按照慣例,應該是功高震主,然后被皇帝給弄死吧?
王導手下的花木蘭是一個刀槍劍戟樣樣精通的女人,這樣的女人不會對皇位產生威脅,所以皇帝甚至答應了她的請求,組建一個女子軍營,這一個想法聽起來很可笑,但放在花木蘭身上就不會,因為她知道女人上戰場,尋求一份屬于自己的榮耀有多么的不易,在這里,就不得不說說王導抓典型有多準確了,這里就不劇透了。
再說說電影的角色演技,女主角宋青自然就不必說了,老戲骨,二十歲的金熊獎影后,角色拿捏的很準確,一舉一動都是戲,戚雅也是圈子里比較有實力的演員了,不過最讓我感覺到眼前一亮的是顧瓷,她的鏡頭不多,但總是很戳我,眼里面全是戲!以前我都不知道她有什么代表作,但現在看來,是不是被王導雕琢后變成這塊美玉。
電影中的情節確實很抓我,但最抓我的還是它著墨的畫面和音樂,不得不說畫面鬼才王自荇,這次電影的畫面真的是驚艷到我了,很符合當代的審美,又帶著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韻味兒,里面有兩首純音樂的插曲,真是勾的我魂不附體,如果對電影有興趣的,看的時候可以仔細聽聽,還有它的片尾曲,現在應該能在網上搜索出來,名字叫《渡我》,本人覺得很驚艷。
好了,今天對于《花木蘭》的點評就到這里,總體來說,給這片子九分,有點差強人意的是劇本的深度還不夠,如果再細究一下當朝的制度和體系的話,說不定能給片子再添磚添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