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瓷看了她一眼,道,“也不一定,說不定一級的題真的很簡單呢。”
“也只能暫時這么想了。”
大家開始討論第一關的規則,在一旁的攝影師也將全程給錄了下來。
明白的人倒是不少。
很快,主持人又開始說話了,“本次答題限時為四個小時,能夠通過的人只有四十人,這也就意味著在場的一百二十人中,有八十人即將被淘汰。”
如此高的淘汰幾率讓她們不由得倒吸了一口涼氣。
八十人?
在場的讓人不由得開始惴惴不安起來。
開始想自己到底適合哪一類的答題方式。
很快,眾人就被邀請到了一個巨大,就算有兩百人在里面隨便走動都不會感到擁擠的平房中。
里面吊著許多的人觸手可及的紙條。
將近有十萬道題。
眾人站在旁邊,有些躍躍欲試的樣子。
卻聽主持人說道,“請大家看到題之后,認為自己可以答上來就將上面的紙條給摘下來。”
眾人點點頭。
“那么現在,比賽……”
主持人拉長了聲音,“開始!”
頭頂上的燈光隨之轉移。
顧瓷看了一眼宋青和喬琳,“走吧。”
三人走進比賽場。
顧瓷抬手摘下來一張題。
上面寫著:貝多芬于1803年到1804年制作了什么作品。
這是一張三級的問題。
顧瓷看著這個有些失語。
貝多芬這個名字,在音樂學院里面的應屆生必學的人物。
顧瓷到底是學鋼琴出身,以前帶她的老師也是貝多芬的狂熱粉。
貝多芬的生平對于顧瓷來說,簡直就是倒背如流。
她對旁邊計分的人說道,“《第三交響曲》。”
計分人員將三級的答案錄入,顯示正確。
巨大的顯示屏上面,已經開始進行計數。
許多一級的題目已經答出來了。
但三級的還是第一個。
顧瓷一路走,一路看題目的難易程度。
問題有:中國近代音樂之父是誰;爵士音樂的起源于哪個國家……這一類的問題屬于二級。
一級的問題就太簡單了。
類似于:鋼琴,小提琴,豎琴,哪一個屬于拉弦樂器;帕格尼尼會彈吉他嗎?之類的。
顧瓷拿到過一個五級的問題。
讓她看樂譜識曲。
顧瓷瞪著眼睛看了許久,在心里默默的以音律轉換出來,但仍舊不知道這是什么歌。
她對音樂確實已經了如指掌。
但是她也不可能把所有的樂譜都背下來。
世上那么多的歌曲,顧瓷也不可能都能唱出來個遍。
這不是為難人嗎。
顧瓷淡定的又把它給放了回去。
然后開始著重的找四級的題目。
四級題目對顧瓷來說還算是能夠接受的范圍內。
而且四級題目只需要答二十道,就能進入下一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