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早期的技術部,分工不是很精細,一個人可能既干前端的事情,也干后端的事情。
但是,如今技術部的分工非常精細,一般包括前端部門、后端部門、運維部門和測試部門,隨著現在人工智能和大數據的興起,很多自稱是數據驅動的公司,還會設立數據部門。
(3)運營部:運營部設置的主要目的,是通過對業務流中的各個環節進行優化,促進業務的精細化深耕,從而提高資源和流量利用的效率,從而促進總體業務目標的實現。
運營部主要負責產品上線后,運行過程中的各種鏈接用戶和商家相關的工作,所以就會產生用戶運營、商家運營、產品運營等相關的工作崗位。
這些崗位之間的工作屬性差異很較大,比如用戶運營,主要負責與用戶拉新、留存、活躍、轉化相關的各種工作。商家運營是平臺型產品,或者B端產品才會有的崗位,主要負責與合作商家的各種工作職責。
在一個創業型的公司中,運營的崗位相對來說會比較少,因為產品還不成熟,沒有那么多優化的工作可做,而且,運營的工作職責不會很明晰,基本上產品無法顧及的事情,都會放到運營部門,比如客服。
不過,隨著產品業務量和用戶量的增加,運營部門的工作職責會逐漸清晰起來,崗位的設置也會逐步走向專門化。
(4)設計部:設計部的主要目的是,承接產品的視覺設計和交互設計等關鍵工作,包括app各種頁面框架和元素的設計,頁面交互流程的設計等——即某一個頁面之后,應該去向哪個頁面,這種頁面的流轉是否合理流暢。
一般初創公司可能不會設置設計部,但是,一定會招聘設計師,因為如今的app,產品美觀和頁面流暢已經成為必備的基本要素,所以,一個沒有經過設計參與的app是不可能上線的,尤其是C端產品(針對大眾用戶)更是如此。
在互聯網公司中,設計師之間的分工差異性并不大,不同的人直接的差異,就是體現在業務模塊的不同,比如A負責其中一個模塊的設計,B負責另外一個模塊的設計。
所以,設計部的崗位,主要是設計負責人,和級別不同的設計師。
(5)市場部在傳統企業里面,市場部是一個關鍵的支撐部門,主要的目的是幫助銷售人員做市場推支持,以促進企業對外部資源的使效率。在這一點上,市場部是傳統企業和互聯網企業里面職能最為相似的一個部。
在互聯網企業中,市場部的主要職責是負責流量的獲取,一款app上線后,除了自然流量的獲取,企業還需要通過市場部主動做很多的動作,來獲取流量,增加產品的用戶量。
如今主要是在各大應用商店、搜索引擎、各種垂直的渠道、以及類似于今日頭條這樣的信息流媒體上進行廣告投放以此來獲取用戶。市場部的崗位主要包括市場總監、推廣經理、媒介購買經理、市場主管、市場專員等崗位。
其實,在中小型公司中,市場部、商務部和品牌公關部,可能是多部門合一的。因為公司的規模無法支撐如此多的人員,而且,部門增加,也增加了高層人員管理的管理幅度,增加了負擔。
但是,在大型企業中,這些部門是會劃分開來的,當然,也不排除有的公司,設置統一的大市場部,然后把這些部門作為二級部門放置在大市場部中。
當一個創業公司要啟動一款產品,或者一個成熟公司要打算進入一個新市場,計劃開發一款新產品(App)的時候。
首先由產品經理開展產品、用戶、競品相關的調研工作,以此來確定產品的目標用戶群體、產品初期的基本形態等重要的事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