堯退位之后將帝位傳給了舜。
舜繼位時,洪荒的水患已經極為嚴重了,連國都都被大水淹沒,舜只好將都城遷到了虞。
舜苦于洪水泛濫,無人治理,便宣告天下,誰能治理洪水,徹底解決洪水的問題,他便將帝位傳給誰。
帝位的誘惑誰能忍得住,許多人紛紛躍躍欲試,前往治理洪水,然而毫無效果不說,反而丟掉了許多人命。
最后一個叫做鯀的人站了出來,他便是大禹的父親。
早年,鯀在外面玩耍時,曾有一只九天玄鳥銜來一粒九天息壤,此物遇水可以化作萬里長堤,將大水堵住。
鯀的設想是先用九天息壤將大水堵在上游,然后征調民夫,在下游疏通渠道,開墾河道,將洪水引入東海。
然而鯀的想法是美好的,但是現實很殘酷,洪荒之中最不缺的就是洪水猛獸,洪水暴漲,水中的妖物便多了起來,它們將九天息壤化作的長堤破壞,讓積蓄不知多久的洪水從上游沖擊下來,淹沒了不知多少人族。
鯀也因此被舜處死。
大禹繼承先父遺志,接受治水的重任。
大禹細心觀察,發現父親之所以會失敗,是因為水中有妖族作祟。
大禹帶領人族修士,親自進入洪水中,和眾多妖物搏殺,最后將水中的妖物全部斬殺,再次用九天息壤擋住洪水,派遣民夫疏通數條大河,將洪水引入東海,至此,洪荒的水患便不足為慮。
大禹也因此功德無量,從舜手中接過帝位,成了五帝中的最后一位,也是五帝中功德最大的一位。
洪水初定,人族內部再次動蕩,人心思變,人皇的權利再次受到挑釁。
大禹重拾兵戈,開始征戰四方,凡是不服管理的部落一律消滅,征戰數百年,天下臣服。
大禹將天下分為九州,又用各部落進貢的材料鑄成九個后天功德靈寶九州鼎,用來鎮壓人族氣運。
大禹在位八百年,將帝位傳給伯益,然而大禹之子啟卻不服伯益的統治,起兵反叛,將伯益擊敗,自己登上了帝位,并建立了人族第一個國家——夏。
因為大禹是造反得的帝位,并不是人皇禪讓,因此他并沒有得到天道和崆峒印的承認,雖然也可以享受人族氣運加持,卻無法修煉。
夏啟死后,將帝位傳給了自己的兒子,終結了數十萬的禪讓制時代,從此公天下變成了家天下。
夏朝歷經十六帝,總共存世兩千余年,因夏桀荒淫無道,商部落的首領商湯舉兵反叛,擊敗夏桀的軍隊,建立了商朝。
商朝歷經三十帝,存世五千余年,最后傳到了帝辛這里。
帝辛天資聰穎,有口才,行動迅速,接受能力很強,而且氣力過人,能徒手與猛獸格斗。
商朝歷經數千年,本來國力衰竭,但是年輕的帝辛胸懷大志,想恢復當年三皇五帝時的輝煌,他勵精圖治,將即將崩潰的商王朝又拉了回來。
后來,帝辛飄了,他認為自己的功績足以比得上三皇五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