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侍中劉岱到。”
“騎都尉張邈到。”
“侍御史孔融到。”
“侍御史劉繇到。”
......
每日來吊唁的朝中大臣無數,楊府門口車水馬龍,一個個耳熟能詳的名字,也讓陳暮第一次見識到了漢末群雄們的長相。
曹操就不用多說,相貌堂堂。袁紹和袁術長得也不差,威風凜凜,氣勢不凡。
其他劉岱張邈孔融劉繇等人雖然不過是青史一筆,勉強算在漢末群雄里面,但也是個個人中龍鳳,自有威儀。
袁紹在參拜了楊賜之后,沒有立即離開,而是留在了楊府,與諸多黨人混跡在了一起。
楊賜是黨人們敬仰的長者,很多黨人也受到過楊賜的恩惠與提拔,他們當然不可能就單純祭拜就走,之后還有各種儀式,他們都要參加。
陳暮作為楊賜的學生,跟著楊賜的兒子楊彪等親屬一起答謝,午時休息后,正要去后院解手,路過后花園,看到了黨人們。
荀和遠遠地瞄了他一眼,眼神中沒有一絲悲傷,只有一絲火熱與激動。
楊賜是德高望重不假,但到了這個年紀,已經算是喜喪,所以對他的去世,荀和并不感到悲傷。
荀和興奮的是又一樁預言被陳暮算到,如此一來,天子時日無多的預言,也被證實八九不離十。若是真如陳暮說的那樣,那么黨人復起之日,也不再久遠,荀和怎么能不高興。
陳暮微微點了點頭,向荀和示意了一下,便徑直離開。
一旁的袁紹注意到了這個小動作,對荀和道:“公舒先生,那是何人?”
說起來陳暮雖然在天下名聲大噪,但袁紹還沒見過他本人。
畢竟這年頭也沒照片和錄像,想認識一個人,除了通過名氣以外,就只能面對面地交流。
荀和將眼中的激動情緒緩緩收斂起來,淡淡地道:“此人便是陳子歸。”
“就是那為父報仇的陳子歸?”
袁紹來了興趣。
荀和點點頭:“此人有大才,我們千萬不能得罪。”
少府卿王章說道:“沒想到這陳子歸心胸還是很廣闊,王子師如此得罪他,他居然也能容忍得下。”
“這是我沒想到的。”
荀和很納悶。
以他對陳暮的了解,不說睚眥必報,但肯定不是什么好惹的主,居然會放過王允?
“公舒?”
王章不解道:“緣何沒想到?”
“啊......”
荀和吱吱唔唔道:“我是說.....我沒想到這陳子歸如此心胸寬廣。”
一旁的李度點頭說道:“陳子歸真乃名士也。”
袁紹這個時候當然沒有割據之心,他現在只一門心思想著依附何進,加官晉爵,聽說了陳暮的事情,不由心然向往道:“看來這陳子歸,值得深交一番。”
就在黨人們聊事情的時候,陳暮這個時候也已經回到了外面大廳里。
剛進門,一個聲音洪亮的哭聲就傳來,震耳欲聾。
“我師!嗚嗚嗚嗚嗚。”
就看到一個30多歲的魁梧文士,跪在地上,抱著楊賜的棺木痛哭流涕,十分悲傷。
陳暮心道楊彪死了老爹都沒那么傷心,這位演戲也太過了吧。
于是問旁邊楊家仆人道:“這是何人?”
仆人答道:“菑丘令王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