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野外作戰,不說現在徐和城里就四萬人,就算他集齊二十萬人馬,也不過是崩潰的下場。
這一點,不僅徐和清楚,連他手下的士兵也都很清楚。
“兄弟們別怕,官軍要攻城盡管讓他們攻,我們的家人已經都被送去了山寨里,棄城也無妨。實在抵擋不住,大不了從西門撤離,我們還有后路。”
徐和在城墻上大聲鼓勵,其實他不說還好,一說士兵們的戰斗意志就更差。畢竟一想到有退路,誰還想在戰場上送命?
城外的張飛見城內沒有動靜,哈哈大笑道:“一群無膽鼠類,可敢出城與我決一死戰!”
“誰敢出城決一死戰!”
聲若洪雷的嗓門如同超聲波一樣貫穿了所有人的耳膜,哪怕城內沒有上城墻的士兵都能聽得到。
陳暮甚至在想,自家這三哥是不是掛了個擴音器在身上,正常人喊話聲音哪有這么大,離著幾百米都能聽到,屬實離譜。
“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嚯!”
見城內依舊無人回應,官軍士氣大漲,云梯已經準備好,此時若是攻城,恐怕頂多傷亡一兩千人就能把昌國拿下。
不過就是一兩千人陳暮也不想損失,一聲令下道:“上投石車,給我轟!”
一架架投石車被推到了城前約九十步之外,差不多120米。
古代一箭之地,大約是300米。
實際上弓箭的有效射程,一般在80-150米之間。
所謂百步穿楊,就是說如果能在百步以外射到柳樹葉子,就可以稱為神射手。
而秦至六尺一步,一尺23.1厘米,可見百步,就是140米左右。
那為什么一箭之地有300米呢?
別忽略了地勢。
在平地上直箭,射程自然短。
但站在地勢高的地方拋射,射程自然會更遠。
所以古代戰場,幾乎不會有弓箭手野外直射的情況,大多采用集團軍拋射,不追求精準度,只需要找好角度向敵人密集的陣型里射擊即可。
看到敵人的投石車出現在射程之內,徐和當即下令城內的弓箭手射擊,數千弓手紛紛仰弓,一聲令下射出無數箭支。
“嗖嗖嗖嗖嗖!”
箭矢如雨點一般砸落下來,射在投石車旁邊的木幔上,發出沉悶的響聲。
木幔就是一塊巨大的木板,專門用來防弓箭,掩護步兵靠近城池,或者掩護井闌上的弓箭手對城內進行還擊。
所以有經驗的守城將領不會把弓箭浪費在木幔上,而是等步兵抵達城下,無法再依靠木幔防御的時候,再用箭矢與滾石檑木還擊。
徐和畢竟只是黃巾雜魚,一沒有太高武力值,二沒有什么統帥能力,不然未來也不會被夏侯淵輕易擊敗。
結果大量箭矢射出去,密密麻麻地扎在木幔上,將木幔扎成刺猬,卻幾乎沒有造成什么傷亡。
而趁著那邊徐和還在做無用之功,這邊官軍已經拉起了牛皮筋,在拋竿上的投籃里放上了數十公斤重的大石塊,拋竿另外一頭則吊上數百公斤的配重,就等著松開牛皮筋。
“三!”
“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