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
戲賢與郭嘉幾乎同時開口。
聽到對方的異口同聲,二人對視一眼,相視一笑。
之所以戲志才會舉薦郭嘉來兗州,就是因為兩人的智計謀略相近,引以為友也。
反倒是程昱老成持重沒有說話,陳宮緩智,出計比較慢,差了一拍。
曹操見他們二人反對,便問道:“為何?”
郭嘉搖搖頭道:“我去過冀州,在王芬那待了一陣,王芬此人雖有治理地方之才,卻無軍事才能,必不能久,跟他聯合,自尋死路爾。”
“可是若劉備攻下冀州,實力大漲,怕是河南之地,再也無人可以與他抗衡矣。”
曹操說出了自己的擔憂。
郭嘉笑道:“王芬雖不修兵事,但冀州的底子擺在那里,劉備一時半會,也不是那么容易就攻下來,此時正是明公的發展之際,應當表面聯合劉備,暗中則與另外一個人相結,此左右逢源,便有生路可尋。”
“誰?”
“袁紹!”
“袁本初?”
聽到郭嘉的話,曹操納悶道:“他現在不過是一郡太守,兵少將寡,如何能爭天下?”
郭嘉說道:“我在王芬那里曾經見過袁紹,此人有姿貌威容,愛士養名。既累世臺司,賓客所歸,必不甘久居人下。我料今年之內,冀州必有大變,雄踞冀州者,必袁本初也。”
逆風戰神可不是開玩笑的,當初就敢帶兵殺入皇宮誅殺宦官,哪怕去了冀州,被王芬壓制得頭也抬不起來,但依舊雄姿英發,時時想著奪取冀州為基業。
那么袁紹是從什么時候變成了曹操嘴中“志大而智小,色厲而膽薄,忌克而少威。”以及郭嘉嘴中“多端寡要,好謀無決。”的呢?
當然是在他奪取了冀州那么大塊基業的時候。
逆風一打五,順風浪超鬼,看袁紹的前半生,就仿佛像是在看網文小說的主角。而后半生,則完完全全是網文小說里被主角吊打的反派。這前后差異,屬實令人匪夷所思。
但至少眼下的袁紹,還處于前半生的時期,沒有那么浪過。所以郭嘉對于他的評價還算不錯,覺得他是一個能夠占領冀州的人。
要知道,現在的冀州可比青州富裕得多。
青州在漢朝時期本來就不算好基業,要人才沒人才,要人口少人口。也就是陳暮這七八年的治理,引入水稻、廣納人才、開墾田地、吸引流民,才變得富裕起來。
而冀州自古以來就是中華民族的發源地之一,同樣經過王芬七八年治理,州強民富,光人口就比青州多了近二百萬,底子非常厚。
所以郭嘉認為,劉備要想短時間內擊敗王芬不太可能,而趁著他與王芬糾纏的時候,左右逢源,偷偷發展。
等到袁紹占據冀州之后,必然會繼續與劉備爭斗,兩虎相爭,必有一傷,而曹操坐山觀虎斗,最后不管誰取得勝利,都給予致命一擊,此便是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之計也。
聽到郭嘉的話,曹操撫摸著自己的胡須,瞇著眼睛,轉頭看向戲賢程昱陳宮三人道:“你們以為呢?”
“可!”
程昱只回了一個字。
陳宮道:“容我回去想想其中利弊,明日答復。”
戲賢則說道:“不管冀州會不會是袁紹奪取,至少眼下,我們不能與劉備交惡。而且我們運氣不錯,若沒有陶謙這事,劉備讓我們一起進攻冀州,我們還真找不到什么借口,如今陶謙先攻打我們,又占領濟北,我們便有足夠的理由不出兵了。”
“嗯。”
曹操深以為然地點點頭,說道:“好,那便就此決意,先聯合劉備,徐徐圖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