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昱忽然止住身形,停下腳步,認真地看著曹操,拱手一禮道:“明公,昱有一策,倒是或許能奏效,然則此法貽害不淺,當得謹慎用之。”
“哦?”
曹操來了興趣,問道:“是何良策?”
程昱目光閃爍過一絲狠厲之色,低聲道:“長平之戰,武安君坑殺趙國四十萬降卒,天下驚懼,自此趙國一蹶不振,畏秦如虎,待到始皇之時,發動滅趙之戰,勢如破竹,毫無阻礙。”
曹操皺起眉頭,問道:“仲德之意是?”
程昱說道:“與敵時,若不能以力攻之,亦應以勢迫之。陳子歸興兵南下,欲與我們共分徐州,此時我們當以迅雷之勢攻下襄賁,兵進郯縣。若郯縣不能短時間內破,則抓郯縣與襄賁百姓,在城外盡屠之,以懾陶謙。”
盡屠之?
郭嘉稍稍顰眉。
陳宮則是滿臉的駭然之色。
古代屠城,可不是說屠殺城內百姓。
實際上根據當時史料記載,一地縣城,城中百姓其實不多,大部分百姓,都居住在城外的鄉野里,散落在各地村莊。
比如一縣有十萬人,那最少有七八萬是住在縣外的各鄉亭村莊內,只有兩三萬是住在縣城里。
所以要說起來,曹操在徐州屠殺了十多座城池,只殺了二十多萬人,其實是一個比較合理的數據,因為野外的百姓住得太分散,沒有被他屠殺掉。
但程昱的意思是什么?
是如果陶謙不投降的話,那就去抓捕郯縣和襄賁的百姓在城外當著陶謙的面殺了。
這就不止是屠城,而是屠縣了。
不愧是拿人當肉干的狠人,而且沒有道德底線,程昱的手段確實是極為血腥。
如果是劉備在這里,估計已經忍不住要大聲呵斥程昱,將他臭罵一頓。
但令人覺得驚悚的是,曹操聽了程昱的話,非但沒有不滿,反而陷入了沉思之中,似乎頗為意動。
“明公,不可啊。”
陳宮連忙勸阻:“昔日項羽屠齊,引得齊人紛紛叛亂。今日若屠了徐州,恐民心更加難以歸附。”
屠城作為震懾敵人的手段,倒也不是完全不能用。
用得好的話,確實可以加速敵人投降。但如果用不好,像項羽那樣亂來,則后患無窮。
所以這其實也是把雙刃劍,陳宮并不是道德先生,只是覺得風險太大,要是沒控制好,恐怕會出什么大問題。
然而曹操聽了二人的話,卻并沒有立即表達。
撫摸著自己的胡須眺目看向遠方。
屠城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