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備肅然起敬,說道:“原來此地竟是老子、伍相國、留侯、思善侯故地,當真是人才輩出之地也。”
中年人略微有些自豪道:“使君謬贊了。”
劉備又問道:“我等大軍前行,天色已晚,不知道此地有沒有可以讓軍隊駐扎的地方。長者請放心,青州軍紀律嚴明,對百姓絕對秋毫無犯。”
中年人便說道:“使君之名望,天下皆知,自然知道青州軍紀律嚴明,只是我等不過鄉野小民,也不懂軍隊駐扎之地,此番還得使君親自過去看看才能知曉。”
劉備一路走來,都是崎嶇道路和顛簸不平的土地,好不容易找到一片開闊地帶可以駐扎,得了當地人應許,自然高興地道:“還請長者前方領路。”
“二叔祖,我們柴還沒打完呢。”
有個少年說道。
中年人瞪了他一眼,示意他不要亂說話。
劉備卻哈哈大笑道:“此小事爾,眾將士聽令,每人打一捆柴贈與長者。”
“啊,我等鄉野小民,怎么能勞煩使君?”
中年人驚訝道。
劉備卻說道:“我們耽誤了長者砍柴的時間,自然不能給長者造成不便,百姓要過冬,如何能缺少薪柴?”
“這......”
中年人還想勸阻,但劉備麾下的數十名士兵早就個個翻身下馬,沖入叢林里用鋼刀砍柴。
幾乎九成以上的士兵都是農民子出身,在漢代,良家子并不是說的百姓子弟,而是指豪強子弟,平民黔首在大多數諸侯軍閥眼中,甚至都不能算人。
而劉備則是少數重視黔首平民的諸侯,麾下士兵對于砍柴、種田等農事都熟稔得很。不一會兒人人都笑嘻嘻地扛著一捆柴出來,互相打著趣,一個個笑稱自己手藝沒拉下。
“長者這樣可否?”
劉備看了眼天色,已經快臨近傍晚,就出聲問道。
中年人感嘆道:“世人都說劉使君為忠厚之人,我今日總算是得見了,使君請安心,我必帶使君找到一處合適的駐扎之地。”
“多謝長者。”
劉備又拱手一禮,眾人這才重新上路。
一行人將柴火放在馬匹上扎好,牽著馬,劉關張和那位中年人走在隊伍最前面,一路上說說笑笑,很快就出了叢林。
過了兩道山梁,就站在一處山崗上,山崗離下方平原約十多丈高,能俯瞰到整個平原區域。
就看到那渦亭道路交錯,阡陌縱橫,大量田地和村莊星羅棋布,正是秋冬季節,河南百姓將要種植宿麥,因而田地里一處熱火朝天的農忙跡象,來往百姓很多。
“使君請看,這里就是我們城父鄉渦亭,那邊是我們的村莊許家里,遠處是建平里,再那邊則是趙家里,周圍總共有三亭十多個村子,約二三千戶人家,棲息在這渦水南岸。”
中年人一一介紹道。
劉備站在這山梁上四處張望,遠遠地就看到在北面約四五里之外的渦水波濤滾滾,河畔附近正有一處茂密森林,周圍有大片平地,不由點點頭,指著那個方向道:“那一處正適合行軍駐扎。”
“那是建平里往日放牧牛羊的地方。”
中年人就笑道:“山下就是我們許家里,現在天色還沒有黑,使君可以先跟著我們進村休息休息,把東西放下,然后我再帶你們去那邊看看。”
“甚好。”
劉備滿意地點點頭,每日行軍休整駐扎都是一件麻煩事情,今天很輕易解決這個問題,倒是很不錯。
一行人就準備下山。
山道崎嶇,左右叢林茂密,樹木森森。
而就在此時,前方的山梁口,忽然跳出數十名大漢,為首之人怒喝道:“譙縣許褚在此,何方賊子來此窺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