士兵們士氣大震,跟著典韋一同殺入其中。
短短一刻鐘后,劉勛部的前軍就被殺敗,已經處于崩潰的邊緣。
“上!”
看到這個情形,劉勛立即把中軍派了上去。
其實他和典韋都不算是什么高明的統帥,也不是什么大將之才,兩個人頂多算是普通將領之間的對決,不算菜雞互啄,但也強不到哪里去。
如果是曹操、徐榮這個級別的統帥,看到典韋這么莽,一股腦A上來,怕是早就有所準備了。
不過青州軍強在士兵精銳,裝備精良。
袁術軍強在人數較多,且是陣地防御戰,兩邊都各有優勢。
因此雙方一時間打得難解難分,屬實半斤八兩。
從晌午一直戰到下午,打了快兩個時辰,兩邊各有損失,最終因體力耗盡,不得不鳴金收兵。
戰后統計,典韋部死傷一千多人,劉勛部同樣死傷一千多人,傷亡差不多。
畢竟典韋是沖陣,前面幾波弓箭還是造成了不小傷害。
到了第三日,劉勛部繼續撤退,出了大澤鄉。
典韋步步緊逼,于大澤鄉南面十多里處,再次將劉勛截住,雙方又戰一場。
這場戰斗談不上精彩,兩邊的布置都談不上精妙,可這卻是華夏幾千年來,無數戰爭史的一個縮影。
不是每一個人都是韓信衛青霍去病,都是曹操李世民朱元璋,頂尖戰略家們打仗固然精彩,但普通將領之間,菜雞互啄,亦別有一番風味。
別看典韋歷史上名氣響亮,可誰讓他只有戰場悍勇之能,沒有統兵大將的本領呢?
兩日爭斗,換來的是雙方兩敗俱傷。
到第三天日暮,兩邊罷兵,就在典韋不肯善罷甘休,準備繼續追擊的時候。
官道盡頭,忽然傳來轟隆鐵騎聲音,令人聞之色變。
典韋與劉勛連忙于荒野之上就地再次整軍防御,就看到南方官道盡頭,一直大軍浩浩蕩蕩而來,向著北方而去。
最前頭的,是大量騎兵。
騎兵高舉著旗幟,上面寫著一個“呂”字!
是呂布!
劉勛大喜,連忙派人過去求援。
典韋如臨大敵,暗暗叫苦,心道這次遭殃了。
哪知道呂布似乎對他們視而不見,無視了劉勛的求援,徑直向北而去。
看到這個情況,不管是典韋還是劉勛,都與自己部下面面相覷,不知道呂布是在搞什么。
但不管怎么樣,這場戰斗肯定打不下去。典韋無心再追擊,劉勛也不想再跟典韋這種莽夫糾纏,雙方各自罷兵,各回各家去。